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中美日成東亞博弈三大玩家 三國都無開戰意願

2016-08-08 10:30:08|來源:環球網|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中美日成東亞博弈三大玩家 三國都無開戰意願

  日本外務省8月6日稱,當天上午有6艘中國海警船進入了釣魚島毗連區,另有230余艘中國漁船出現在它們附近。日本海上保安廳7日説,又有4艘中國公務船進入了同一區域,此前的5日,日方還宣稱有2艘中國海警船和6艘漁船進入釣魚島12海裏區域。日方認為中國公務船出現在釣魚島海域的頻度創下紀錄,日外務省已經向中方表達“抗議”。

  另外日本方面近日還表示,中國在東海春曉油氣田的其中一個開採設施上安裝了小型雷達,日方對此也進行了“抗議”。日媒表達了對中國今後萬一在鑽井平臺上安裝大型對空雷達的憂慮。

  在南海方向上,中國空軍6日宣佈近期組織了轟-6K,蘇-30等多型戰機飛赴南海,對中國島礁附近空域進行戰鬥巡航。空軍表示這樣的戰鬥巡航今後將“常態化”。外電對中國空軍“常態化”的表述高度關注。

  無論東海的釣魚島還是南海“九段線”內的諸群島,都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人有充足的權利前往那些地區從事商業作業,以及為維護主權開展軍事活動。這是一個大原則,當外來壓力變得突出時,對這一原則的堅持就成為我們針鋒相對回應壓力的反制,尤其要做得堅決,毫不含糊。

  南海仲裁案余波未盡,日本又是跳得最高的國家之一,對中國做出挑釁的各相關方對中國的反制行動都應有一些心理準備。

  如果美日等針對中國的行動採取進一步的升級做法,那麼中國新的出牌就應在它們的預期之內。比如在南海方向,中國現在只是派出空軍做戰鬥巡航,接下來中國為應對挑戰還可以向南沙新建島礁部署大型軍事裝備,直至將它們建成對付外來軍事威脅的前哨堡壘。

  如果其他方面克制,不搞損害中國權益和實際威脅中國設施的新挑釁,相信中方也願意局勢降溫,各方摸索形成新的穩定格局就會成為可能。

  在東海方向,日本2012年“購島”打破了原有平衡,它導致了中國公務船對釣魚島海域的常態化巡航和進入釣魚島12海裏等進一步的主權宣示行動。日方顯然無力實現它所幻想的排除釣魚島主權爭議,一勞永逸地鞏固它對釣魚島及附近海域的實際控制。中方在目前情況下也難以做到徹底恢復對釣魚島主權,奪回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權。

  中日兩國政府都應幫助國民了解圍繞釣魚島爭議的真實情形,管理好各自國內輿論圍繞釣魚島問題對國家的期待。目前兩國的民意都很強烈,而兩國政府完全遵從民意去行動又都是做不到的,兩國要致力於推動現實主義圍繞釣魚島問題逐漸佔據上風。

  目前中美日三國是東亞海上博弈的“三大玩家”,然而三國都無相互開戰的意願。但是中美、中日發生軍事摩擦的可能性被普遍認為在逐漸增加,各方都擔心對方有很深的戰略圖謀,中國和美日同盟相互懷疑對方會以施加更大軍事壓力贏得對戰略全局的主導權,這當中大概存在一些誤讀誤判,雙方都應為降低這樣的戰略互疑做出努力。

  中國是當今世界的最大崛起力量,中國社會往往對自己國家是現階段全球格局中的戰略主動方認識不足,有時會對中國受壓制的一面感受很深。美日同盟在軍事上如此強大,美國亞太軍事基地都快能把中國“包圍”了,美日卻對中國軍力的任何發展高度敏感,常常誇大中國的軍事威脅。

  在經歷了南海仲裁案的激烈摩擦之後,在東亞管控危機、包括管控戰略互疑的不斷蔓延,恐怕是對各方都有重大利害關係的當務之急。所以美日不應對中國在南海、東海的行動進行有意識形態味道的惡意解讀,而應認真思考它們為什麼發生,有什麼前後邏輯,以及美日對維護地區局勢穩定應承擔什麼責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