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美國小區為何鮮有圍墻

2016-02-25 08:55:02|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王瑞芳

  在美國工作的時候,住所外面是一片小草坪,草坪外面就是馬路,只隔著一道矮矮的籬笆,也沒安裝大門。如果在國內,安裝大門是必然的,籬笆也會毫無懸念地被圍墻所替代。

  我們住的是美國普通社區,如果是豪宅呢?其實情況也差不太多。

  以巴菲特住所為例,“股神”出生在美國中西部城市奧馬哈,現在還生活在奧馬哈。這或許也是中美有差異的地方,比如,中國的首富王健林生於四川廣元,他現在肯定不願意還住在廣元。

  奧馬哈不大,40萬人口,還不到廣元五分之一的規模。幾年前,在一位鄰居的指引下,我們的車很容易就開到了巴菲特住所的門口,這不是故居,因為這位世界大富豪迄今仍住在這裡。

  沒有圍墻,沒有鐵門,也不是大院子,一棟灰色的小樓,就緊挨著旁邊的馬路。巴菲特對這棟小樓確實不離不棄。1958年,他花了3.15萬美元購入這座房子,以後一住就半個多世紀,在這裡,他生兒育女,在這裡,他成為叱吒世界資本市場的風雲人物……

  其實,美國住宅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圍墻。即使是成片開發的小區,社區內道路也是開放的,社會車輛可通行而過。而位於華盛頓市區的喬治敦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更沒有校門的概念,自然更找不到圍墻的蹤跡,可能街左邊是政治係,街右邊是圖書館,大學的道路,本身就是城市道路體系的一部分。

  這種開放性,其實與日前中央文件“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以及“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理念是吻合的,這確實有助於城市血脈的循環,也有助於商業的發展,這才是城市發展的正道。

  與之相反的,則是“攤大餅”式的城市格局。試想一下,這三個街區是一個大院,住著一萬人,只有兩個出口;旁邊三個街區又是一個大院,還是只有兩個出口……每個小區都很美,但走出小區,不堵車真見了鬼。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但有些城市,確實讓生活更煩躁。

  當然,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美國有美國的特殊性。比如,美國對私産的嚴格保護,很多美國朋友,往往虛掩房門就會離家,沒有閒人敢進來,因為一旦發現,這是重罪;如果遇到一位“渾不吝”的主人,後者更可以開槍自衛。當然,這都是美國治安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幾重門鎖照樣擋不住飛賊。

  中國人對圍墻有特殊的感情。千古至今,不管是豪門大戶,還是殷實之家,只要經濟能力允許,都會壘起一道院墻。這道墻,可以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産安全,也給墻內的人提供了一道不同於外面的特殊空間。更何況,打開現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還牽涉到産權歸屬等諸多問題。

  因此,對於打開圍墻,人們有各種議論其實都是正常的。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如果被一座座城堡似的小區所分隔,不僅交通不會暢通,很多城市功能都無法正常實現,這肯定不是宜居之城。另外,拆墻看似是拆物理之墻,其實更是拆心理之墻,牽涉産權的歸屬,也關係到人們對安全的憂慮。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是古往今來中國人對理想社會的一種描繪,應該也是打開封閉社區的前提之一。這需要鼓勵,需要促進,但不宜強迫,尤其是對已建成的小區,更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劉洪)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