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繼明:北上廣深積分落戶門檻不宜過高 應讓市場定

2016-03-02 13:58:54|來源:中國網|編輯:杜軍帥

  中國網3月2日訊(記者張艷玲)一年一度的兩會即將開幕,戶籍改革、積分落戶、城鎮化等話題都是歷年兩會的熱點。兩會前夕,中國網記者專訪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常委、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談到積分落戶政策,他建議,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應明確承擔的責任,如果是吸收更多外來人口的功能,就不宜把積分落戶政策門檻定得過高。應該放開,讓市場決定人口配置,讓人口自由流動。

  大城市理應吸收更多外來人口

  蔡繼明説,我國目前的城鎮化面臨最大問題就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太低。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56.1%,但戶口人口城鎮率只佔全國總人口的37.5%左右。二者之間相差18個百分點,這18個百分點乘以我國總人口,就是2.6億農民工,他們進城了但沒有戶口。與城鎮居民相比,他們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養老、住房等方方面面都存在著巨大差別。

  這2.6億農民工進城不能落戶,造成了跟著父母進城的子女大概有3000多萬,我們叫做流動兒童。還有6000萬留在了農村,叫留守兒童。另外,還有5000萬的留守婦女,5000萬的留守老人。

  蔡繼明説,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戶籍人口的城鎮化進程。要盡可能儘快地讓這2億多農民工變成市民。我們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先解決1億農民工及家屬的城市戶籍。這樣從2016年開始,一年解決2000萬農民工的落戶問題。

  那麼這2000萬農民工到底在哪落戶呢?蔡繼明説,現在的政策出現了偏差,應該説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理應越有能力吸收外來人口,為提高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水準做貢獻。因為這些大城市有第二産業,有發達的第三産業,集中了大量優質資源,公共服務、公共設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科研,能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但現在恰恰是這些大城市又在限制人口。

  大城市落戶門檻不宜定得過高

  “當然我不是一味地反對積分政策,任何一個城市也不可能無條件接收外來人口,城市公共服務也承受不了,財政負擔也承受不起,它是可以有門檻的。” 蔡繼明説。

  但是,蔡繼明不贊成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把進城的門檻定得過高。他認為,門檻過高會把大量農業轉移人口排除在城市大門之外。這些大城市本身還有發展空間,沒有所謂的天花板。

  從全世界城市化進城的歷史來看,只有對小城市有數量限制。小城市最小的規模得達到10萬、20萬,才能發揮最基本的城市功能。但是,沒有哪個國家對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限制人口規模。

  蔡繼明舉例説,日本東京現在有3300萬人口,而北京2200萬人口。跟東京比,北京土地面積比東京要多出1000平方公里。北京的人口密度只相當於香港人口密度的四分之一。他説,北京擁堵只是因人口分佈不合理,城市規劃不科學,乃至大量的人口、商業、科研等各種公共設施及優勢資源都集中到四環、五環以內。這些人又居住在五環以外,這樣就必然形成早高峰、晚高峰交通擁堵。

  再加上北京市的地鐵,雖然從2008年奧運以來地鐵發展很快,但要和東京比,北京的地鐵只有四五百公里,東京是兩千多公里。東京的人口多,機動車也多,它不像北京那麼擁堵。因為大量城市居民出行走的是地下通道,走的是軌道交通,我們更多是集中在路面上。

  “所以,積分制度可以實行,關鍵是要明確像這些特大超大城市,應該承擔什麼責任?它如果應該承擔更多吸收外來人口的功能,那就不宜用過分嚴厲的積分制把更多的人口排除在城市大門之外。”蔡繼明表示。

  大城市落戶政策應該放開 讓市場決定人口配置

  那麼這些大城市應該實行怎樣的落戶政策呢?對此,蔡繼明認為應該放開,外來人口只要達到最基本的要求,就要享受到城市居民所有的待遇。比如在城市裏工作6個月以上就算常住人口了,有穩定的工作,有納稅的記錄,又有奉公守法良好記錄等等。

  “不要害怕人口過多,一旦人口過於擁堵,過於集中,人口是流動的。到那時人們自然就會從超大城市向特大城市、大城市,向中等城市、向小城市轉移。要讓居民自由選擇,不是靠人為政策限制。北京指定2300萬人口規模不能突破,這是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我們現在強調的是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作用,人口的配置也是由市場來決定。”蔡繼明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