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真的開始“退燒”了?
樓市近期“退燒”更多還是源於“激情”退潮。正如同股市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猛漲猛跌,別看股評家説的頭頭是道,其實沒多少道理好講,大多不過是蝴蝶效應帶起的跟風心理。一旦高潮過去,終會顯現強弩之末。
經過前一陣子讓人有些心驚肉跳的瘋漲,近期樓市出現了“退燒”跡象。中國指數研究院剛剛發佈的清明後一週的數據顯示,受監測的重點城市中,近九成城市樓市成交量出現下滑,其中北上廣深成交量下滑均超過三成。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也提供了一定佐證,清明後一週,北京市新建商品房以及二手房的網簽數量,環比均下降近40%。有媒體更報道説,為了快速變現,有業主直接將原報價900萬元的二手房降到690萬元。
這種態勢,想必讓很多人松了口氣。而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恐怕還是房價調控者,因為這表明最近密集出臺的各種“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措施取得了預期效果。今後如果再出現房價飛漲,再接著出臺更嚴厲的措施就可以。
相關調控政策的確對樓市産生了明顯影響。但如果將樓市近期的“退燒”完全歸結為政策之力,恐怕也不能如此自信。除了政策壓制,我認為樓市近期“退燒”更多還是源於“激情”退潮。正如同股市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猛漲猛跌,別看股評家説的頭頭是道,其實沒多少道理好講,大多不過是蝴蝶效應帶起的跟風心理。一旦高潮過去,終會顯現強弩之末。
另外,樓市是否真的在“退燒”也不好一概而論,即便不是“上漲中繼”,也有高位橫盤的可能。我當然相信沒有只漲不跌的樓市,但之於目前一線城市的樓市態勢,恐怕更多還是高潮過後的暫時平靜。樓市繼續“發燒”的可能是存在的,因為引致“發燒”的現實因素依然存在。當然這種“發燒”,未必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價格外溢同樣是一種“發燒”。在一線城市緊急出臺“史上最嚴厲”措施的同時,就有輿論擔心受到壓制的高價會向二線城市蔓延。這並非沒有可能。比如北京雖然沒有加碼調控措施,但近鄰河北省的幾個小城市的樓價卻起來了。北京“退燒”,周邊“發燒”,這一現象,在評估此輪樓市調控效果時,需要審慎考量。
坦率講,嚴厲的調控政策至多使得樓市暫時降降溫,而消除發燒的病根,則與整個經濟發展態勢相關聯。本輪樓市上漲完全因由一線城市而起,而一線城市的樓市原本已經處於高位,即便充分考慮一線城市在中國特殊的價值,也很難説這些城市的樓市就值如此價格。説到底,“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底氣,完全是由充足的流動性支撐。
中國經濟下滑需要注入流動性來維持一定增長,而在産能過剩、經濟結構失衡的態勢下,充足的流動性既沒有過多的投資選擇,也不可能進入疲弱不堪的實體經濟。逐利的流動性當然不是傻子,目前格局之下,它們只能進入股市或樓市。這正是股市和樓市輪流“發燒”的根本原因。可以説,只要實體經濟難有起色,只要市場中缺乏吸納流動性的合適標的,市場中龐大的流動性流到哪,哪就會發生“高燒”。(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