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制契合開放發展理念

2016-02-24 14:38:43|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王瑞芳

  今天,住建部新聞發言人指出,要正確理解“逐步打開封閉小區和單位大院”,引導輿論回歸中央決策的本意,這是公共權力部門及時回應公眾利益關切的舉措,值得點讚。

  日前公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新建住宅小區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寥寥數語,被網民們從洋洋灑灑的《意見》中抽取出來,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一時間,有人糾結“自家小區圍墻會不會被拆”,有人害怕樓下汽車多了變吵鬧,還有人擔心住宅不再安全。

  應當説,這些疑慮是正常的,街區制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習慣於生活在封閉環境中的市民在小區內突然間要面對縱橫交錯的馬路,恍如隔世,擔心是自然的。關鍵是有關部門對政策走向的解讀要及時到位,幫助人民群眾解疑釋惑,認識到街區制的優越性,住建部及時回應公眾利益訴求,進行情緒安撫,驅散人們心頭的迷霧,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

  街區制是城市建設佈局的一種形式,其特點是在城市規劃的道路邊上建設房子,且不設圍墻,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網密度。而封閉小區和單位大院影響了路網的佈局,形成了“丁字路”、“斷頭路”,是造成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響了社區居民的出行。

  街區制是對世界城市規劃經驗的總結,也是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眼下我國在城市建設中引入街區制,是順應社會發展,契合開放發展的理念。

  道路是城市的命脈,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裏的大街小巷就如同人體血管一樣,一路暢通才能保證城市正常運轉,一旦擁堵,就會造成機體不適與不良反應。而眼下城市裏規模龐大的小區和一些高樓深院成了城市道路的“攔路虎”,不僅市民出行不便,還阻滯南來北往、東奔西跑的車流,導致交通堵塞,影響城市正常運轉。

  推廣街區制,開放封閉的小區和機關大院,可對有限的道路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形成城市交通合理便捷的路網,方便市民出行,暢通車輛往來,讓城市“血管”流暢。

  《意見》的宗旨是為解決過去城市發展中的矛盾和治理“城市病”開出藥方,一方面要弄清楚文件的本意,另一方面要避免誤讀政策。

  推廣街區制並不意味著立馬搞“拆墻運動”,且不説《意見》從發佈到貫徹執行還有一個時間差,即便是正式開始執行,也是有“逐步”的過程,並非一哄而上。

  至於不少人質疑,小區道路、綠地、花園等公攤面積,自己是花了錢的,不能説開放就開放,有此擔憂倒是好事,説明大眾在關注公共財産權利。但擔憂也有些過度,因為目前出臺的文件只是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導性的要求,具體執行需要結合實際細化政策。時間也會慢慢消化公眾的疑慮。

  住建部發言人已明確表態,實施逐步打開封閉小區和單位大院的城市,都會考慮到各種實際情況,考慮到各種利益關係,依法依規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和居民的訴求,切實保障居民的合法權益。

  網民熱議街區街也説明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事業,住建部以先進的街區制發展理念引導人民群眾,而廣大老百姓也需正確全面地理解每一項改革政策。街區制的推廣既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這樣接地氣的與時俱進才能更順乎民心,讓美麗城市夢惠及廣大市民。(蔡恩澤)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