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臣代表:減稅對慈善事業發展是全世界通行慣例和做法

2016-03-11 10:57:3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原標題:首部慈善法(草案)提交審議 人大代表對我國慈善事業充滿信心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王珊珊、胡浩):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以下簡稱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這是我國第一部慈善法(草案),其相關內容引發了多位全國人大代表熱議。他們最關心的是哪些問題?慈善法(草案)的審議對他們有何直接影響?他們又有什麼期待?

  “過去沒有相關的法律的時候,大家做慈善就是出於一種自願,在做的過程中有不確定性。我們的善款究竟怎麼用,究竟誰來管,錢究竟用出去沒有,我們的錢用出去以後怎麼進行確認,怎麼審計等等都有很多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談到對慈善法(草案)遞交人大會議審議時説,由於以前的慈善法律不夠健全,有些不法分子打著慈善的旗號,做了一些違法違紀的事。更多的是一些企業和個人想參與慈善活動,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他表示,慈善法(草案)的審議修訂將有助於這些慈善活動的展開。他説,“通過立法,讓我們社會的扶貧成為一種常態,成為一種力量。慈善法出臺以後,我相信今後中國作慈善的人就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深入。從事慈善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國家就會越進步,越有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縣長龍飛鳳説自己身邊就有很多慈善的事例,有一件事情她一直記憶猶新。她回憶道:“有一次,我們縣裏發生了火災,我們那裏的紅十字會牽頭在全縣進行募捐。我們當地的企業和商會積極響應,一次性就捐資480萬,把60多戶的受災群眾進行妥善的救助和安排。我們的整個社會都需要大愛,所以我覺得慈善法出臺很有必要,它可以讓我們每個對慈善事業感興趣的愛心人士的付出得到社會的認可,建立一個誠信的體系。”

  在首部慈善法(草案)中,有一項規定引發了企業家人大代表的高度關注。草案這樣表述:“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産用於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同時,為了鼓勵慈善活動,草案還規定,慈善組織、受益人都將依法享受稅收優惠。對於開展扶貧濟困的慈善活動,則明確將對之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對於來自企業和境外的捐贈,草案也作了相關稅收減免規定。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華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愛華表示看到這項規定心裏就有底了。她説:“以前就覺得我們企業做慈善,還要我們去交稅,心裏總有些不是滋味。不是説錢的問題,而是政府支不支持,鼓不鼓勵的事情。現在慈善法草案的審議,讓人覺得政府是支持這個事情的,對我們做慈善是認可的。這能夠增強企業做慈善的信心,也能引領有能力的企業能夠更多地參與慈善活動。這也是中國慈善方面的一個發展,這個草案的推出也會鼓勵更多的人和企業去關心社會。”

  同樣關心慈善減稅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邯鄲市陽光百貨集團總經理韓玉臣對記者説:“減稅對慈善事業的發展是一個全世界通行的慣例和做法,我們國家還剛剛開始起步。隨著慈善法的頒布,關於減稅的額度、方式、哪些減、哪些不減肯定會有具體的規定。我也期待著這個規定儘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