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

2016-03-12 14:44:57|來源:中新網|編輯:杜軍帥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綜合消息:“治污抗霾,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一直是今年兩會期間各界熱議的話題之一,中國如何變環保壓力為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也是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在1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外媒記者多次就環境與生態保護話題向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發問。

  《紐約時報》記者主要關注中國的煤炭消費,及中國政府對此的控制措施、相關政策。陳吉寧回應稱,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能源結構。中國在“十三五”期間對能源效率和能源結構都有明確要求,同時也在大力推進清潔煤炭的使用。下一個階段中國政府將在做好散煤管控工作上有更大的投入,有更好的辦法。

  路透社對提高環境保護稅進行了提問。陳吉寧回應稱,中國全國人大正在起草環境保護稅法,核心目的是更好地建立一個機制,鼓勵企業少排污染物。

  新加坡《聯合早報》同樣對陳吉寧的記者會予以關注。其報道稱,中國目前還在努力治理污染排放,因此仍會繼續受到風向和風速等自然邊界條件的影響。陳吉寧也提醒,環保和發展並非對立的。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環保不僅不會成為發展的包袱,而且還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英國《金融時報》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環保的內容稱:“空氣污染防治為重中之重”。報道稱,李克強提出的這些目標,作為“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一部分,已經于本屆人大開幕當天提交大會審議。

  報道援引中國專家分析稱,“十三五”規劃將會是具體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綱要。而中國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實現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使之向更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靠攏。

  埃菲社在關於中國全國兩會的報道中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反腐民生環保將齊抓並舉。

  拉美社援引學者的分析,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環保的論述表示贊同。該評論稱,中國政府現在更重視環保問題,這意味著中國將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