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梳理“兩會”信號 五大關鍵詞助力“中國夢”

2016-03-15 17:56:07|來源:中國網|編輯:靳松

外媒梳理“兩會”信號 五大關鍵詞助力“中國夢”

   中國網3月15日訊(記者李智 綜合報道)3月1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人民大會堂閉幕。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也將在人民大會堂閉幕。外媒梳理出了今年全國“兩會”釋放的五個重要信號。

   【“十三五”】讓“中國夢”向前大邁一步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圍繞“十三五”發展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熱點。

《歐洲時報》指出,歐洲媒體對於中國“兩會”議程及相關議題特別關切,認為“十三五”將讓“中國夢”向前大邁一步。

俄羅斯《獨立報》的觀點稱,中國政府對未來發展已有了清晰的藍圖,到2020年之前中國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屆時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和人均收入將比2010年翻一番。

   【經濟增量】一個沙特阿拉伯或三個希臘

   儘管經濟增速降至6.9%,中國經濟2015年的增量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仍達到6485億美元,相當於一個沙特阿拉伯,或接近三個希臘的經濟總量。

   據報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今年達沃斯論壇期間就表示,過去15年,尤其是過去7年,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在3月初刊文稱,儘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兩會”一定會為不斷放緩的中國經濟提供支撐: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同時確保就業處於穩定態勢,給中國經濟吃下一顆“定心丸”。

   英國BBC指出,相較于往年,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在GDP增速目標、財政赤字以及刺激經濟、培育市場方面的表述出現了一些細微而重要的變化,這些詞正成為“熱詞”。美聯社指出,代表委員專注于新發展計劃,這是將中國轉型為中等收入國家,由內需促進持續增長,而非依賴投資、貿易和重工業的關鍵的一步。

   【惠民政策】改革成果顯而易見

   外媒報道指出全國“兩會”是中國每年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時刻,會議期間將通過一些致力於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法律或規劃。

   “兩會”上還提到了很多惠及民眾的成績,如提高工資和打擊腐敗等。雖然在全球危機的背景下,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不及前幾年,但仍然保持增長趨勢並對世界經濟作出貢獻,改革的成果依然顯而易見。拉美社3月8日報道,中國不少民眾也在關注政府的各項工作。退休人員丁先生説,現在自己已經不工作了,但拿著退休金還可以帶著妻子去國外旅遊,安享晚年。

   【發展】包羅萬象

   中國政府網3月10日報道,李克強總理10日參加新疆代表團審議時與新疆代表對話説,新疆要加快推動發展,以確保那裏的年輕人“有活幹、有錢掙”。

   外媒近日刊文稱,“十三五”規劃、供給側改革、民生保障、法治建設、環境保護等關鍵詞,簡要地説就是兩個字:“發展”。

   德國電視一台記者馬裡奧表示,我們主要關注的是中國的經濟形勢,中國還會繼續發展嗎?現在的這些改革措施能夠幫助中國成為一個更強大的經濟體嗎?

   當前,所有的關鍵詞都指向“發展”,而“發展”兩個字也包羅萬象,中國正在全盤考慮,經濟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大國責任】包容多元、活力四射

   《人民日報》3月10日刊文指出,縱觀此次兩會的外媒報道,國際範圍內的廣泛肯定與少數批評的聲音兼而有之。而這呈現給世界的,正是一個包容多元、活力四射的中國。

   事實上,中國正在成為一個更具責任感的“大國”。秉持著大國應有的包容力與創新力,中國將不斷拓展未來前進的道路。英國BBC報道指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也逐漸步入實施階段,怎麼壓縮國內過剩産能、怎麼開展國際産能合作、如何穩定資本市場的不安情緒?都已成為全球性話題。無論對於東道主中國還是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今年9月的G20峰會都將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