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英國華人代表:中國官員服務意識很強

2016-03-15 17:48:5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圖片默認標題

崔佔峰教授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蔣麗麗 通訊員 趙雪湄):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 ,也是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的開局之年。因此,今年的兩會引起了英國各界格外的關注。代表廣大旅英僑胞列席兩會的牛津大學崔佔峰教授于兩會召開期間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每年陽春三月召開的兩會上都有一個特殊群體:海外列席代表。他們來自全球六千多萬華僑華人,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共有來自二十五個國家的三十八位海外代表列席了今年兩會。

  崔佔峰教授談到這裡格外激動與自豪:“作為英國唯一一名代表,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們海外列席人員出席了包括開閉幕式在內所有的五次全體大會,其他時間參加小組討論,日程安排很滿,充分利用時間。我們和與華僑華人有關的各個單位:國務院僑辦、中國僑聯、致公黨、還有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等都進行了交流。就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出入境問題、中國永居問題等等進行了廣泛探討,他們也聽取了我們大家的意見”。

  政府以民生為前提為己任,以科技創新為推動力,非常務實,指標明確並且量化,用數據説明等等,這些都讓崔佔峰教授感觸良多:“我們國家政府官員很有水準,對國情可以説瞭如指掌,從發言中你能體會出來;並且他們服務意識很強,服務而不是管理”。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任務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操作性。在談到這個重要方面時,崔佔峰表示,要把信心帶回給大家:“十三五計劃宏偉而又艱巨,但國家和各級政府還是非常有信心把這件事情做好。我們也感覺到需要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政府來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比如説我們國家有七千萬人在貧困線以下,有八千二百萬殘疾人,這些數據非常龐大,都比整個英國的人口還要多,怎麼解決呢,這在十三五規劃中都有明確具體的目標”。

  作為英國有著八百多年悠久歷史的名校牛津大學首位華人終身教授,崔佔峰堪稱優秀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在大會小組會議上,他不失時機地建言獻策、多次提案,其中包括:如何很好地利用海外高層次人才;在一帶一路過程中怎樣講好中國故事?如何讓海外高層次人才在國家引進高科技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讓企業並購以及高科技引進過程當中使國家利益最大化,中國的企業利益最大化等等。

  2016年也是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的開局之年。崔佔峰教授最後告訴記者,旅英華僑華人都要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中國的發展不光是為中國自己,現在中國的經濟對世界的影響已經舉足輕重,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希望華人華僑各界團結起來,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宏偉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這個中國夢。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大家就容易團結在一起,為實現這個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