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記者看兩會:觀察中國的最佳窗口

2016-03-02 13:56:01|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境外記者看兩會:觀察中國的最佳窗口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劉偉屈婷)3月1日10時不到,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就迎來了第一批報道兩會的境外記者,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在報到處排起了長隊。

  法國《阿爾薩斯最新消息報》駐北京的記者梅業早晨6點就起床,從位於北京東面的外交公寓驅車1個多小時趕到西面的梅地亞。“我在這裡已等了一個小時,希望可以更快地拿到車證,因為我有很多東西要寫。”

  梅業在中國生活了28年,説中文時仍帶著法國口音。他表示,自己來到梅地亞取記者證的那一刻已經進入中國“兩會時間”。跑了26年兩會,他仍希望把時間花在兩會報道上。

  在中國生活的28年裏,梅業已去過27個省份,他用眼睛和筆記錄“中國故事”,用耳朵聆聽“中國聲音”,但他並不滿足日常的新聞報道。

  “新聞的時效很短,今天的新聞過一天就成了舊聞,沒人願意再看。我想為西方讀者講述中國發展的故事,為外國公司提供更好的決策建議,便於他們理解中國。”梅業説。

  梅業向記者講述了他在中國看到的留守兒童的故事。他説,由於父母進城務工,這些孩子不得不與祖父母一起生活,但是礙于文化程度、貧窮,這些家庭無法保證孩子有更好的未來,他希望在兩會上採訪更多的代表委員,了解他們是如何關注這個群體的。

  “沒有任何的時刻,可以像兩會一樣,如此密集地見到來自中國各個角落的代表委員,與他們聊天,能更好地理解中國。”梅業説。

  與梅業不同,來自西班牙電視三台的丹尼爾和今日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的羅佩卓跑兩會的經驗都不多。第一次跑兩會的丹尼爾在一個便簽本上記錄下梅地亞可能用到的拍攝地點和鏡頭。

  來中國之前,羅佩卓是今日俄羅斯通訊社駐德國柏林的記者,但他2014年申請調往中國。“中國很有趣,而且書上和電視上的中國都很精彩,是不一樣的精彩,我要親自來看看。”羅佩卓説。

  在兩會這個“觀察中國的最佳窗口”下,羅佩卓最感興趣的話題還是兩會上即將審議討論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他想知道,接下來5年中國有哪些重大的發展計劃可能會落實;對於外界擔心的中國經濟,他也想聽聽總理、部長以及代表委員的看法。

  羅佩卓認為,反腐、環境保護仍然是值得關注的話題,在習近平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的今天,中國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將有什麼具體措施也值得期待。

  55歲的韋燕從事新聞工作31年,與兩會是老相識了。自2001年中外新聞社在香港成立至今,她已經跑了15年的兩會,對這些年間兩會的“變”與“不變”感受深刻。

  韋燕説,兩會的開放程度在擴大,“記者提問,代表委員們幾乎是有問必答”。

  作為香港媒體駐京的記者,韋燕對“一帶一路”戰略非常關注,“我希望看看今年兩會上各部委對此國家戰略有哪些實施計劃,或者説,已經有哪些落實到位的計劃”。

  韋燕認為,本屆政府是團結、高效、務實的,許多問題都處理得很好,但同時也面臨著來自經濟等方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