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快評:參與青少年工作 港澳委員須“身兼三職”

2016-03-04 16:57:36|來源:中新網|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原標題:兩會快評:參與青少年工作 港澳委員須“身兼三職”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題:參與青少年工作 港澳委員須“身兼三職”

  中新社記者 傅藝明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3日所作的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港澳地區政協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為促進內地與港澳合作發展獻計,廣泛深入地參與港澳青少年工作”。這是2014年以來,港澳青少年工作首次列入報告年度計劃。

  如是安排已釋放明顯信號:以增進國家認同感為宗旨的港澳青少年工作,在中央港澳政策中的重要性將得到提升。

  “旺角暴亂”等連串事件已表明瞭加強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港澳青少年已是“鍵盤一代”,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多元,接觸到的信息也更為龐雜,思想也更為活躍。但促進香港繁榮穩定與發展,謀求最大利益,無疑應是“香港共識”。即使有不同看法,也須和平表達,不應訴諸暴力。澳門亦然。

  在這過程中,對國家的認同已經成為一個核心問題。

  如何在互聯網環境下做好港澳青少年工作,將是一個全新的命題。政協常委會報告已提出做港澳青少年工作的任務要求。

  為此,港澳地區委員須“身兼三職”:

  ——民意“調查者”。借助地理便利,港澳委員需對青少年真正的所需所想進行調研,這是做好青少年工作的先決條件;

  ——政策“建議者”。在政協的平臺上,對於青年交流活動、國情教育問題的建議,依然需要委員們言無不盡;

  ——渠道“建立者”。青少年不加辨別地吸收各類信息,恰恰容易被誤導。港澳委員可考慮協調內地權威官員、學者與港澳青少年交流,用平視的視角與理性的觀點增進國情認知。

  進一步加強港澳青少年工作並非沒有空間。“馬雲熱”在港澳的興起恰恰説明,擺脫“硬銷”形象又符合港澳青少年實際需求的交流活動在港澳深受歡迎——可見,一碗“雞湯”,加入了港澳風味的魚蛋和叉燒,誰説不是一道好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