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記者追問的政協委員:不回避熱點

2016-03-04 14:44:23|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王濤

  原標題:被記者追問的政協委員:不回避熱點

  今天下午,剛踏入天安門廣場的62歲天津市僑聯副主席潘慶林就成為第一撥兒被記者團團圍住的委員之一。

  “潘委員,今天又是霧霾天,您怎麼看?”週邊一個擠不進去的記者大聲喊道。 “霧霾”問題的拋出,引來更多的提問,“今年經濟下行,您怎麼看?”“現在投資環境好嗎?”“為了環保關閉的工廠怎麼辦?”……

  不同於往年追明星委員的熱鬧,也不同於去年眾人談及創新的興奮,嚴肅的表情挂在不少委員的臉上,他們快步邁入會場,又數度被記者圍住。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李燦剛下車就被十幾個高舉的錄音筆擋住了路,他表示,“十三五”期間,環境生態變得更為重要,科技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國家正在採取一些措施,包括關停高耗能的企業,汽車尾氣減排。”李燦話説才一半,旁邊的記者急著搶問:“那關停企業會不會是個難題?畢竟涉及很多人的就業。”

  李燦從容回答:“不能把企業一下子就關了,需要一步步地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圍追堵截”中,有記者把關於企業減稅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拋給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蔣洪。他聽後提高音量説:“這説明減稅減得還不夠!我們需要好好算一下,我們的政府需要花多少錢,該要收多少稅,然後再來考慮究竟該減多少稅。”

  説到底,這是老問題,也是改革遇到的頑疾之一。蔣洪套用了一句老話,“政府必須轉變職能”,它真正的職能是給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制定市場規則,而生産者、投資者就留給非政府人士。蔣洪説,這一頑疾能否治愈,就看未來5年的決心。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甄貞在廣場前被記者攔住,她説:“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和以前不一樣了,改革進入深水區,很多問題牽扯了多方面的利益。”但甄貞表示對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信心。

  時間一點點逼近下午3點,開幕式馬上就要開始。從“今天氣怎麼樣”開始,一個個話筒、錄音筆舉在委員嘴邊,經濟下行,去庫存、去杠桿……

  這些問題,也同樣出現在人民大會堂內,報告席、發言席上沒了鮮花,但這絲毫不影響俞正聲所作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的關注度。

  聚焦“十三五”規劃實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重點任務;將東北轉型升級,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重點問題納入視察調研和協商議政中;圍繞城市規劃、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大氣污染防治、無障礙環境建設開展民主監督……

  未來5年,看起來那麼遠卻又那麼近,直面問題的氛圍瀰漫于會場之上。

  大會剛剛結束,全國政協委員霍震霆就迅速被記者圍住。在他看來,香港的青年很多是守法的,國內的發展機會也很多,香港青年參與是好事。

  對於“十三五”規劃,他認為最關鍵的是我們將給下一代年輕人留下什麼。“高樓大廈我們有了,但交通的問題、污染的問題還仍存在,長遠的規劃很重要。”他扭頭對身旁提問的記者解釋道。 

  壓力有,但直面問題,迎難而上,這樣一種氛圍,在人民大會堂內外瀰漫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丁菲菲 寧迪 陳璐 邱晨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