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問題:責任無主次,制裁非目的

2016-03-08 16:48: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雪

  在3月4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以及7日的外交部例會上,一些媒體有意無意的將中國指為制裁朝鮮的“責任方”:由於中國是朝鮮的最大貿易夥伴,因此制裁朝鮮的關鍵在中國。安理會第2270號決議通過不過6天,各方尚未來得及進行全面準確的執行,此等“雜音”便甚囂塵上。筆者認為,這種荒謬的邏輯背後,實際上隱含著半島核問題複雜化、長期化的深刻原因。

  朝核問題的實質是由美國敵視造成的朝鮮安全問題

  朝核問題由來已久。上世紀50年代末,朝鮮即開始核技術研究;1988年,美國宣稱朝鮮在寧邊的核反應爐已經能生産可製造兩至三枚原子彈的钚,朝核問題從此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幾十年來,朝鮮儘管屢遭制裁,然而朝核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持續惡化。

  究其原因,朝鮮長期以來一直指控美國對其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核問題是由美國敵視朝鮮政策造成的,要解決核問題首先需美國轉變對朝政策——美國不放棄敵視朝鮮政策,朝鮮就不會棄核。然而,美國強硬要求朝鮮在得不到其安全承諾的前提下先行放棄核計劃,雙方對立日趨嚴重,導致朝鮮在“擁核”路上越走越遠。解鈴還須繫鈴人,解決朝核問題的關鍵在於重啟六方會談,以此逐步建立美朝雙方的信任感,解決朝鮮由來已久的“安全焦慮症”,從而促其“棄核”。

  制裁不是目的,更不能因此造成人道主義災難

  朝鮮一再違背安理會相關決議,擅自進行核子試驗和衛星發射,制裁是其必須付出的代價。但是,制裁不是目的,而是督促朝鮮重返會談、進而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的手段;制裁是要阻遏朝核導計劃,而不是“顛覆”朝鮮政權,更不能影響朝鮮民生和人道需求,這點在安理會2270號決議中有著明確表述。

  中國雖然是朝鮮的最大貿易夥伴,但主要限于糧食、輕工業製品等方面,主要滿足朝鮮的民生和人道需求;況且,中國之所以成為朝鮮最大貿易夥伴,最重要的是因為美國“為制裁而制裁”,不能準確、完整、全面的執行、甚至曲解安理會決議,謀求以制裁顛覆朝鮮政權,完全切斷對朝貿易。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便利的地理因素,中朝貿易額再少,中國也將成為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西方國家和媒體以此指責中國無疑是在故意推卸責任、抹黑中國。

  防止美國再度歪曲決議而致使各國努力再度流産

  2270號決議明確寫入了重啟六方會談、以政治和外交方式緩和東北亞局勢——在對朝鮮進行嚴厲制裁的同時兼顧朝鮮的現實需求。只要各方完整、全面、準確的堅決予以執行,朝鮮重返談判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但是,回顧往昔,美日等國總是以一己之私曲解歷次對朝制裁決議,致使決議最終不了了之。因此,中國外長王毅即表示:安理會涉朝第2270號決議需要完整、全面地加以執行,各方都不能採取使局勢進一步緊張的行動。

  但是,中國的擔憂很有可能變成現實。朝核子試驗以來,美國一直積極敦促韓國儘快部署“薩德”,企圖借朝核問題實現對中國的戰略遏制。一旦朝核問題得到緩解,無異於是對美國既定戰略的“釜底抽薪”。事實上,決議通過以後,美國依然在蓄意激化半島矛盾——3月4日,美韓已簽署了關於成立韓美聯合工作組的相關協定,開始正式對“薩德”部署的地點、安全及環境、費用、日程等問題展開磋商。因此,必須對美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行為保持警惕,防止其再度歪曲決議而致使各國的努力再度流産。

  朝核問題的根本解決,關鍵在於實現停和機制轉換

  朝鮮戰爭已經結束60多年,半島依然僅靠一紙“停戰協定”維持著脆弱的和平。理論上,美朝、朝韓還處於戰爭狀態。此次朝核子試驗後,中國提出了半島停和機制轉換並行推進的思路。王毅部長表示:無核化是國際社會的堅定目標,停和機制轉換是朝方的合理關切,兩者可以並行談判、分步推進、統籌解決。

  中國的這一思路,一方面兼顧了朝鮮的安全需求,避免其因“安全焦慮症”而堅持“擁核”;另一方面,實現半島無核化符合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的利益。停和機制轉換有利於改變半島各方極度不信任和缺乏安全感的現狀,有利於實現各方相互合作,從而最終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給半島和平提供終極保障。

  總之,朝核問題的最終解決需要各方耐心的溝通、交流,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是唯一有效途徑。就當前而言,各方應當必須完整、全面、準確的執行安理會決議,這是相關各國的共同責任。(崔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