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美國謀求"東方不敗"的陽謀與陰謀

2016-02-20 17:11:2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雪

圖片默認標題

西方媒體製作的“薩德”系統作戰設想圖(美軍部署該系統的目的在於對中國和朝鮮發射的彈道導彈實施攔截)

  2月7日,韓國國防部表示,韓美一致認為朝鮮的核子試驗和導彈試驗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決定正式著手討論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這意味著東北亞安全局勢的進一步複雜化。2月12日,中國外長王毅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企圖借用半島核問題侵害中國的正當權益。”而在2月17日和18日,美韓先後聲明兩國就‘薩德’部署問題展開正式磋商之報道不實。

  “薩德”究竟何方神聖、竟引得美韓上演此出鬧劇?中國又為何強烈反對?“薩德”之劇情為何如此撲朔迷離?

  “薩德”的前世今生:貫穿美國反導體系發展史的跌宕起伏劇情

  “薩德”系統全名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是目前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攔截彈道導彈的陸基高空遠程反導系統,總承包商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在核武器領域已經難以取得對蘇優勢,因此,裏根在1983年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企圖利用太空技術優勢對抗蘇聯核武器優勢。計劃中提出的地基導彈攔截武器主要是“外大氣層攔截彈系統”(ERIS)和“大氣層內高空防禦攔截彈”(HEDI),兩種系統高低搭配,形成了所説的“分層攔截”。1987年,美國陸軍空間與戰略防禦司令部提出了戰區彈道導彈防禦的高空防禦技術開發計劃。

  1991年,蘇聯解體使美國失去往日勁敵,“星球大戰”計劃草草收場;而同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促使其把ERIS和HEDI合併在一起——美國人在殘酷的戰爭中看到了低層防禦的不足。1992年,美國陸軍戰略防禦司令部正式啟動合併後的“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即“薩德”。

  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開始致力於“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即NMD和TMD,其中“愛國者”和“薩德”構成了美陸軍的高低搭配防禦體系。1994年,洛克希德公司完成了“薩德”地面測試,開始飛行試驗。在試驗並不順利的情況下,美國國防部仍堅持進行了多次攔截試驗。由於“薩德”之可行性遭到質疑,洛克希德公司著手對研發和試驗計劃進行全面調整,飛行測試一停就是4年。

  小布什上臺後,由於朝鮮、伊朗等國的彈道導彈發展迅猛,“愛國者”等低層導彈防禦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保護美國盟國和海外駐軍的要求。在充足經費保障下,試驗計劃在2004年全面恢復,並改稱為“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

  2008年,美國陸軍組建“阿爾法”連,裝備24枚“薩德”攔截彈,部署在得克薩斯州的布利斯堡;2009年,美國首次在夏威夷部署了一套“薩德”系統以及海基X波段雷達,以防禦“朝鮮可能的攻擊”;2013年,美國宣佈將“阿爾法”連部署到關島。迄今為止,美軍的整套“薩德”系統均未在國外進行部署。

  陽謀:強化美國全球導彈防禦系統、保障美國本土“絕對安全”

  “薩德”最初的設計目標主要就是部署在歐洲、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台灣地區,與“愛國者”系統組成多層防禦網,以保護美國盟國及其海外駐軍。與“愛國者”系統的“點”式防禦不同,“薩德”系統為“面”式防禦,其射程達300千米,可以防禦半徑200千米的區域,主要用於保護較大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和目標,用來保護美國、盟國軍隊、人口中心及關鍵設施免遭中、短程彈道導彈打擊。理論上,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可以在高空攔截朝鮮發射的導彈,為韓國提供對付朝鮮遠程導彈的中遠程防禦,從而降低傷亡與破壞。

  然而,有分析家指出:朝鮮在朝韓軍事分界線一帶長期部署強大的炮兵部隊,依託多年經營的“洞窟式”發射陣地,訓練和戰備水準均為良好,完全可以在第一時間對韓國首都進行覆蓋式打擊。加之,朝鮮擁有大量短程戰術導彈,二者相結合,基本可以實現對韓國境內所有重要目標進行火力打擊。重要的是,朝鮮機動靈活、彈道高度較低的短程戰術導彈正好在“薩德”系統的防禦盲區內。換言之,實際上,韓國無法通過引入“薩德”解除來自朝鮮的安全威脅。

  美軍在半島部署“薩德”真正好處是,它可通過導彈預警情報網絡與駐韓美軍系統聯為一體,成為美全球導彈防禦系統的一個分支,對可能威脅美國本土安全的朝鮮中遠程導彈進行助推段早期攔截,以消除朝鮮遠程導彈的威脅。同時,俄羅斯專家指出,美國發展此套系統源於攔截中國彈道導彈(作為中國戰略核武庫中數量最多的兵器,這些導彈可使中國在無需動用洲際彈道導彈的前提下有效打擊美國在亞太基地)的需要。美國部署這套系統意在監視中國彈道導彈活動,並且,對於中國部署在東部沿海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海基潛射導彈具有攔截能力。

  “薩德”系統配套的X波段AN/TPY-2雷達,平時可以偵測飛行參數,戰時可為其他反導系統提供早期精確預警。由於射程限制,若以美國本土為打擊目標,中國當前最先進的“東風-31”系列洲際導彈僅能在東北、華北等有限國土範圍內設置發射陣地,均距韓國不遠。因此,在韓國部署“薩德”,不僅可以監視朝鮮的彈道導彈發射,還能監控中國境內的彈道導彈發射。中國在華北、東北部的導彈發射,基本上沒出大氣層就會被韓國境內的AN/TPY-2雷達精確捕獲。“薩德”系統若成功進駐韓國,中國彈道導彈發射將被美國“盡收眼底”。

  此外,AN/TPY-2反隱形能力相當彪悍,可在500公里外探測到雷達反射截面僅為0.01平方米的隱身目標,可探測到中國隱形戰機。通過AN/TPY-2還可對美軍在東亞地區部署的“愛國者-3”和“宙斯盾”艦組成的陸、海雙層反導網進行整合。正如美國國防部官員所説,“薩德”系統將與美國地基中段攔截系統結合,共同保護美國本土免遭襲擊。

  陰謀:通過施壓放大盟國所受“安全威脅”意在撕裂東亞以謀利

  “六方會談”本已推動朝核問題向利好方向發展,期間,朝鮮政權態度也多有緩和。然而,美國找盡藉口拒絕與朝鮮回到談判桌前,進一步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朝制裁,並揚言在韓國部署針對朝鮮的“薩德”系統。其目的明顯在於給朝鮮政權製造劇烈危機感、促使其進一步堅定“擁核以自保”的道路。美國難道不清楚自己“欺人太甚”之行為將迫朝“鋌而走險”、威脅半島乃至亞太安全麼?

  擁有全球最大情報收集能力和諸多智庫大腦的美國對此當然心知肚明,其所做作為的真正籌謀是:在朝鮮核武器研發程度尚不足以威脅美國安全的時限內,以朝核問題為突破口在半島部署“薩德”,進而撕裂東亞——事實上,這是其歷史上屢試不爽的“楔子”戰略“分而治之”思想的延續。

  目的之一:拉動韓國選邊站隊,加深盟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強化美國治下的亞太同盟體系。

  近年來,美國一邊鼓吹“中國威脅”一邊向朝鮮施壓,用以製造東亞不安情緒,並把責任推向中國,給其投入“薩德”提供合理性鋪墊。美國深知“帝國戰線過長”所可能帶來的惡果,在中東亂局未竟之時不可能抽身全力投入亞太。因此,慫恿“小夥伴”投入更多精力以減少美國在亞太佈局的壓力:誇大“安全威脅”以裹挾盟國為美國戰略佈局服務,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從去年大力支持安倍政府在國內外巨大反對呼聲下強推“安保法案”、催促日本加大在南海的存在力度,到今年聲稱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均出於此意。

  日本由於強推“安保法案”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使周邊國家保持警惕,進一步向美國靠攏;而韓國若引入“薩德”將因嚴重威脅朝鮮和中國安全而陷入安全困境,介時不得不站到美國一邊。美國此舉便是將日韓牢牢掌控在自己羽翼之下。

  目的之二:用“以軍促經”對衝中國“以經促政”戰略,在外交和經濟領域進一步孤立中國。

  東亞區域“政經雙軌”形勢由來已久。由於歷史原因及現實利益衝突,雖然區域內經濟相互依存程度不斷發展,但是東亞各國之前始終沒有建立起深厚的政治互信。因此,中國一直致力於“以經促政”,通過經濟合作逐步建立其他方面的信任。在中國牽頭創建的“亞投行”及中韓自貿區剛剛取得良好開端之際,美國擔心美元霸權的地位在東亞遭到削弱,一邊積極推動建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經濟北約”TPP以防止中國崛起主導亞太經濟,一邊大張旗鼓的推動韓國部署“薩德”,並選擇在朝鮮射星後聯合韓國在中國的核心關切區域進行軍事演習,無疑是在安撫韓國“朝核恐慌”之餘離間中韓,同時給中朝關係提出挑戰,遏制東亞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在經濟和外交兩個層面對中國進行雙重孤立。

  劇情轉折:美韓先後推翻此前立場,美國“如意算盤”難以如意

  然而,2月17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比爾·厄本對韓聯社澄清,韓美雙方負責討論 “薩德”部署事宜的聯合工作組尚未會面,並就此前提供錯誤消息道歉——五角大樓改口推翻了此前所謂韓美正式啟動“薩德”部署議程的立場。18日,韓國國防部長也稱“韓美已就‘薩德’部署問題展開正式磋商”報道不實。

  筆者認為,“劇情”峰迴路轉之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薩德”意在防範中俄以維護美國本土安全,並不可能真正有效保護韓國安全,同時,將大大惡化朝韓、中韓關係,使韓國陷入空前孤立。目前,中韓關係正向好發展,中韓自貿區建設是“互利共贏”之舉,韓國若在此時以犧牲中國安全來迎合美國,就必須做好為損害中韓關係所將付出代價的準備,結果很可能是美國獨善其身、韓國陷入經濟與安全的雙重巨大威脅——或許那將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其二,“如意算盤”打的固然很美,然而,在陷入中東“持久戰”的情況下,美國無論是頻頻派軍艦犯我南海、在黃海海域進行聯合軍演,還是揚言在韓國部署極大損害中國安全利益的“薩德”系統,都不是要直接與中國發生衝撞,而是在步步緊逼、試探中國底線。在王毅部長髮出“迄今公開反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最嚴厲的表態”之後,自然不會輕易引發中美矛盾進一步升級。

  其三,“薩德”系統並非完全之策——它無法攔截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並且,中國可以使用現有遠程火箭炮和巡航導彈破解“薩德”系統。在無法保證“只賺不賠”的情況下,美韓雙方出於各自利益考慮,與中國“死磕”自然不是上選。

  由上述可知,一向秉持“實用主義”外交策略、無利不起早的美國,長期以來耗費如此巨大之人力、物力、財力打造出的“薩德”系統當然不是為了維護“小夥伴”的安全,而是在追求自身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撕裂東亞 “分而治之”以維護其“東方不敗”的霸主地位並從中獲利。中國須看到美國頻繁發難背後的真正用意,在穩住陣腳繼續發展經濟、壯大國力的同時,積極提高國防能力和施展外交策略以“見招拆招”。(楚罹)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