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注"校園欺淩事件" :壓力最大的是安全問題

2016-03-09 09:13:36|來源:北京晨報|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教育部高度關注校園欺淩事件

  全國政協召開教育界聯組會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坦言安全問題壓力最大

  在昨日全國政協教育界聯組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説,“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了一個新指標,即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40%,預計到2020年達到50%。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近來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校園欺淩事件,也引起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高度關注,在聯組會前,袁貴仁一直在同委員討論相關事件,並可能會在隨後正式的記者會上就校園安全話題做出回應。

  幼兒園玩教具經費要充足

  昨日,14位全國政協委員就教育熱點問題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稱,隨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要加強學前教育,幼兒園要保存量擴增量。截至2014年,我國有20.99萬所幼兒園,公辦園僅佔約24%,企事業辦園佔比約9%,民辦園佔比達到66.36%。劉焱説,去庫存去産能,將有不少企業辦幼兒園流失。她建議,將企事業單位辦園和集體辦園,全部納入公辦園管理,留住公辦幼兒園存量。

  劉焱稱,目前制約公辦園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教師編制問題,編制關係到教師工作的來源保障。她建議,制定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並納入當地財政性教育經費預算。

  劉焱稱,幼兒園要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避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但目前幼兒園的“玩教具”非常缺乏。國內很多幼兒園每週只給孩子兩張A4紙畫畫,連每天一張都做不到。她建議,教育部即將出臺的《幼兒園玩教具配備標準》要對玩教具種類、品質和數量作出具體要求,確保有充足的經費購買玩教具,管好玩教具的品質和安全。

  監管助考培訓機構防作弊

  全國政協委員馬敏建議,國家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作用,在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實施“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工程”。要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通過“同步課堂”等,解決鄉村教師“派不出、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實施“親子橋”牽手計劃,實現農村留守兒童與家長遠程視頻溝通與交流,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葛劍雄稱,這幾年國家考試包括研究生考試,舞弊作弊現象越來越嚴重,目前已經形成利益集團和産業鏈,助考培訓機構缺乏監管。這些機構教育部門管不了,都是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他建議教育部會同公安部門對這些機構進行整頓、規範,保證其不要成為作弊産業鏈。

  【部長回應】

  熱點: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

  回應:今年民族自治縣全覆蓋

  昨日,參加聯組會議的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針對委員建議分類作出回應。他首先向全國女教師表示節日祝賀,“大學生自己創造了女生節,也祝福她們健康成長。”

  袁貴仁稱,“十二五”規劃中,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教育普及率都已達標。“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了一個新指標,即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

  “儘管折算下來是增加7個月,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勞動年齡人口在我國從16歲到59歲,我國要提出普及高中教育攻堅計劃,尤其是針對農村和邊遠地區。”袁貴仁稱,要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人數,自2012年起實施國家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等專項計劃,2015年共招收7.5萬名學生,今年要做到所有民族自治縣全覆蓋。

  袁貴仁稱,解決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要進一步提高高等學校毛入學率。隨著適齡人口減少和招生規模擴大,現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40%,到2020年將爭取達到50%。針對職業農民、現代産業工人和農民工,國家將加強繼續教育,使勞動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提升。

  熱點:學校發生暴力欺淩事件

  回應:安全問題現在壓力最大

  袁貴仁稱,教育不光是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總理説要把安全健康放在首位,然後是成長成才。就在會前,我還在和委員探討學校暴力和欺淩問題。”袁貴仁説,“現在教育部壓力最大的就是安全問題”,袁貴仁坦言,2億多學生,每一個孩子的安全都讓人十分牽掛。“現在南方天氣熱了,又出現了溺水情況。”他説,這些情況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區、社會共同努力,為孩子安全健康負起責任。

  熱點:國家語言能力建設問題

  回應:培養通曉國際準則人才

  針對委員提出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問題,袁貴仁稱,現在我國國際人才和我國的大國地位很不相稱。袁貴仁稱,現在教育部已經和其他部委出臺加強小語種的文件,已經和中國建交的國家,都要有專門人學習這些國家語言。我國已經選派一批人才到國際組織去實習,開始著手推薦優秀人才就職,著手培養外語能力強、通曉國際準則的人才。

  北京晨報記者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