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課本裏的新中國老外在中國外眼看中國我們身邊的變化幸福的奮鬥者評論分析

【海外人士眼中的新中國七十年】巴基斯坦父子兩代學者的中國情

2019-09-24 19:43:1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 張群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報道(記者劉暢):巴基斯坦有這樣一個家庭:父親和孩子都説著流利的中文,都是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都在中國和國際媒體上撰寫關於中國發展和巴中合作的文章,都在積極參與和中國有關的論壇、會議、活動,在一切場合為中國説話,以巴中友好為畢生的事業,這就是澤米爾·阿萬和他的孩子們。

  從中國留學生到巴籍“中國人”

  澤米爾·阿萬今年57歲,是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他滿頭銀發,儒雅溫和,一口地道的中文,對中國的歷史、政治、文化頗有研究,各種與中國有關的典故趣事信手拈來,是巴基斯坦少有的中國通。他説,和中國人交朋友,為巴中友好服務,是他最開心的事情。

  澤米爾從小受到家人的影響,對中國有著很深的嚮往。1980年,成績優異的他考取了中國政府的獎學金,赴中國大學讀書。他先在北京語言大學學習了一年漢語,又去上海大學攻讀機械專業,本碩連讀,一讀就是六年半。

  他説,剛到中國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物資緊缺,購物還需使用肉票、糧票、布票,但學校對他們留學生頗為照顧,老師和同學對他也很關心,他至今都很懷念那一段物質艱苦、但精神上富足的時光。

  在上海大學讀書期間,除了精修專業課之外,澤米爾還精通了中文,習慣了早睡早起、喝熱水、飲綠茶、吃素菜、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來為人處世。澤米爾笑著對記者説:“我18歲到中國求學,25歲離開中國,7年多的黃金時間是在中國度過的。我受的大學教育是中國教育,接觸的人都是中國人,我的思想和性格也逐漸變成了一個中國人。雖然我長得像老外,雖然我是巴基斯坦籍,但如果你和我接觸,你會感到我是中國人,而不是老外。”

  碩士畢業後,澤米爾在沙特阿拉伯一家美國機械製造公司工作了12年。那期間,他一直住在沙特阿拉伯的中國城,逛中國人開的超市,吃中國人開的餐廳,和中國人一起下棋、聊天、旅遊。雖然身在沙特阿拉伯,卻從未離開中國人的圈子。他説:“我喜歡和中國人交往,和他們交朋友讓我感覺輕鬆舒服,就像沒有離開過中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澤米爾和夫人做客中國人家

  從科技與教育參贊到民間外交家

  後來,澤米爾回到巴基斯坦,先後在巴基斯坦科技部和國立科技大學工作。2010年,他考取了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館的科技與教育參贊,第二次常駐中國。這一次,他帶上了妻子和四個兒子一同前往。

  時隔十幾年,澤米爾發現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高樓大廈林立,公共設施便利,物質極大豐富,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澤米爾感慨道:“當年我去中國留學的時候,中國比巴基斯坦落後了25年,如今中國比巴基斯坦領先了50年。中國在近現代史上受到西方列強的入侵,遭受到了很多苦難,但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民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別人的力量站立起來,這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感慨之餘,讓澤米爾欣慰的是,他終於可以利用自己之前在中國的所學和現在的工作,切實為巴中合作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了。

  澤米爾考慮到巴基斯坦的主食小麥品質雖好,但産量不高,就把中國的雜交小麥引進到巴基斯坦,增加了巴基斯坦農民的收入。此外,他還在巴基斯坦推廣了中國的雜交水稻、玉米、蔬菜,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最讓他感到自豪的當屬在教育方面做出的成績:“我2010年剛去中國時,巴基斯坦最多有2000名在華留學生。我想方設法找了很多中國的大學協商,希望他們多招收巴基斯坦的留學生。當我2016年卸任的時候,留華的巴基斯坦學生已經達到了18000人。”

  澤米爾笑稱,當時在巴基斯坦駐中國使館工作期間,使館全體工作人員的中國朋友加起來都沒有他一個人的中國朋友多。“我工作上有一個原則,任何一個中國人找我,我從不拒絕。不管他是什麼身份對我來説都是朋友,必須重視,能幫的就幫幫他們。只要是中國人邀請我參加活動,無論是個人的活動還是論壇、會議,無論規模大小、檔次高低,我只要時間允許,都會參加。”

  2016年,澤米爾從巴基斯坦大使館卸任返回祖國,重新回到國立科技大學,並成立了一個中國研究中心。他説:“巴基斯坦和中國的上一代領導人感情很好,但青年一代彼此了解得並不深入,這可能會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因此,我開設了一門課叫中國發展經驗,我自己任教。學生們學了我這門課程以後,會更容易找到和適應中國企業的工作。每年,我還會帶一批學生到中國考察,讓他們親眼見證中國的偉大,這樣他們的印象會更深刻。3年來,我已經帶了83位巴基斯坦學生到中國考察。”

  隨著中國相關的課程越來越受巴基斯坦大學生青睞,澤米爾又開設了中國學碩士專業,今年9月正式開課,主要由在中國留學過的巴基斯坦人任教,教授中國政治、歷史、改革開放、中文等10門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澤米爾長子穆阿茲

  言傳身教 培養年輕一代的巴中情誼

  澤米爾不僅盡心培養巴基斯坦的年輕人學習中國,他對自己的孩子們更是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培養著孩子們對中國的感情。

  他的大兒子穆阿茲·阿萬回憶道,從記事起,家裏擺放的就是父親從中國帶來的精美的傢具、工藝品,客人來了都會交口稱讚。母親經常在家裏包包子、包餃子、做宮保雞丁等中國菜,還會下麵條。“一家人一起吃中餐時,會用筷子吃飯,所以我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學會用筷子了。”

  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澤米爾會在家裏給他們講中國的方方面面,中國總是一家人討論的重要話題。而在澤米爾任巴基斯坦駐華科技和教育參贊時,更是將孩子們帶在身邊,讓他們親身體會中國的學習和生活。

  在父親和巴基斯坦學校教育的影響下,兒子們也將中國作為了他們求學的目的地。長子穆阿茲·阿萬在天津大學讀土木工程,從本科讀到了博士。和父親一樣,他也熱心於巴中友好事業,積極參加各類和中國有關的社會活動。二子穆阿瓦茲·阿萬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機械製造,喜歡鑽研學術,繼承了父親的學術衣缽。

  穆阿茲在中國讀書期間,曾代表巴基斯坦青年參加了上海合作組織青年峰會併發表演講;曾經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天津市之間的高級別投資峰會做過協調員;曾經在天津大學舉行的文化節中,將巴基斯坦的文化和美食介紹給中國民眾;曾經在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錄製的“中巴經濟走廊時代”節目中擔任主持,向巴基斯坦人介紹中巴經濟走廊的機遇與挑戰;他創辦的微信公眾號“巴鐵快線”用中英文雙語和一些視頻短片介紹巴中兩國的政治、文化和兩國友誼,吸引了大量的中巴兩國粉絲,每篇文章都有幾千或者上萬的點擊率。用父親澤米爾的話説,他雖然還是學生,但已經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民間外交家。

  和父親一樣,穆阿茲也喜歡研究中國問題,撰寫與中國有關的文章。雖然一些歐洲學校向他伸出橄欖枝,請他去做研究,但他從未想過離開中國,他覺得自己的未來一定與中國和中巴經濟走廊有關。而且,他想把這個課題做得更深入一些:“中巴經濟走廊為巴基斯坦投資建設了基礎設施,改善了交通,緩解了電力短缺,這些都很好。但中巴經濟走廊並不僅僅是一條公路、一個電站,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這些項目建成之後,還要關注它們如何對中巴兩國經濟發展起到長期作用,如何在幫助巴基斯坦的同時,帶動中國西部發展,這是我未來研究的重點。”

  澤米爾在提到穆阿茲和穆阿瓦茲時,毫不掩飾自己的驕傲之情,稱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説,兩個在讀中學的小兒子如果願意去中國讀書,他也全力支持。在澤米爾看來,只有兩國的年輕人之間互相了解,加深友誼,兩國關係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