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課本裏的新中國老外在中國外眼看中國我們身邊的變化幸福的奮鬥者評論分析

【國際銳評】團結奮鬥的中國精神鑄就“中國奇跡”

2019-10-02 10:54:05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 聶崢

  中國星期二(1日)隆重舉行慶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全球觀眾通過電視和網絡直播收看了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這場盛大的閱兵和群眾遊行活動,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了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裏的團結奮鬥精神。這正如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招待會上所指出的,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

  團結就是力量。70年來,中國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重要意義。無論是新中國成立之初衝破西方國家封鎖與圍堵,還是克服各種重大自然災害、應對改革開放進程中面臨的種種挑戰,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度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發展佳績。

  前不久,中國大慶油田迎來60周歲。“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當年大慶石油工人的這種奮鬥精神一舉讓新中國甩掉了“貧油”帽子,也讓世界見證了中國人的苦幹實幹。對中國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説,好日子等不來、要不來,唯有奮鬥,別無他路。70年來,中國正是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積貧積弱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擺脫了物質短缺,8.5億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團結奮鬥精神是根植在中華民族血脈裏的基因。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樸素道理。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人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包容開放,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從民族危亡之際同仇敵愾、抵禦外侮,到國家建設時期同心同德、開拓創新、共同發展,中國人早就明白:世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幸福是靠奮鬥出來的。

  團結奮鬥精神源於中國人對家國的深深摯愛,從古至今皆是如此。路透社記者最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年輕一代從沒有經歷過貧困,他們經歷的是國家的富強和持續的經濟增長,他們將會創造一個什麼樣的中國?對此,一個90後姑娘的回答是:“不要以為我們這一代沒有經歷過磨難就輕看我們,我們這代人特別愛國。”長時間以來,在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遠在異國他鄉求學的中國年輕學子們總是勇於發聲,大膽表達他們的愛國之情。中國人的愛國情感代代傳承,已深深鐫刻在骨子裏。

  團結奮鬥精神也給了中國人前所未有自信的底氣。英國市場調查機構依普索·莫瑞2019年7月份最新民調顯示,有22%的英國人、23%的法國人和42%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而中國人對國家的發展道路最有信心,高達94%。

  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同時,中國人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同時,中國還面臨著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外部不確定性。加強和鞏固全國各族各界各階層的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中國就能積極應對外部挑戰衝擊,不斷獲得國家發展的新力量。

  去年底,《紐約時報》在一篇文章中説:“中國前進的步伐也許才剛剛開始”。走過70年,團結奮鬥的中國人必將在未來創造更多的發展奇跡,也給世界創造更多的機遇。(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 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