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道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于5月21日拉開大幕,境外媒體對此高度關注。
會期安排適當調整
據路透社北京5月20日報道,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郭衛民20日稱,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21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27日下午閉幕,會期比原計劃縮短了四天半;大會期間全體會議和小組會議都做了相應的壓減。
郭衛民在新聞發佈會上稱,今年政協會議的主要議程是聽取並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民法典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審議通過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
大會將安排開幕會、閉幕會以及兩次大會發言,其中一次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安排六次小組會議。
另外,考慮到疫情防控要求和會期安排,大會對媒體採訪也適當調整,邀請少部分在京中外記者到人民大會堂現場採訪;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安排三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小組會議不安排集中採訪。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5月20日報道,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20日表示,此前因疫情而推遲舉行的中國兩會召開是向世界發出的積極信號,表明中國疫情局勢已經穩定。
俄大使在記者會上表示:“開始舉行會議這一事實本身無論對中國人民還是對全世界來説,都是一個積極信號。一旦做出召開會議的政治決定,就表明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正在恢復正常,或者説已經恢復正常。”
傑尼索夫説,他期待能夠旁聽兩會開幕會。
他指出:“在當前條件下,兩會日程所有議題都將受到關注,而日程中的社會經濟議題將最受矚目。”
傑尼索夫指出,他期待著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內容以及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預期。
他最後表示:“這對各國、對俄羅斯來説都值得關注。中國是我們的主要經濟夥伴、主要鄰國。我們期待即將召開的重要會議,這對我們國家來説也很重要。”
各項議程備受關注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5月20日報道,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21日將開幕,20日舉行記者會。今年兩會不外乎這幾大議題: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目標、脫貧攻堅、審議民法典草案及中美關係、兩岸關係。
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怎麼定。經濟議題是每年全國兩會的重頭戲。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如何設置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無疑是兩會核心看點。
二是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18日指出,目前仍有52個貧困縣及1000多個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的貧困村。今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住房、養老、教育、醫療等事關小康社會的民生老話題歷來是兩會熱點。面對雙重甚至多重考驗,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又會公佈哪些政策舉措來補缺點、堵漏洞、強弱項,料將成為兩會看點。
三是醞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從人格權獨立成編,到合同編強化對債權實現的保護力度,從明確禁止高利放貸,到立法保障居住權、個人信息安全,各分編草案均聚焦民生熱點問題、響應社會關切。
最後是如何因應外部環境變化,這涉及中美關係。兩岸關係話題肯定也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論重點。
另據美聯社北京5月20日報道,新冠疫情的影響,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其他方面的,都有可能主導今年中國兩會議程。中美在疫情問題上相互指責,導致兩國關係急劇惡化,這一背景將貫穿會議始終。
報道稱,隨著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技術和其他問題上對崛起的中國採取更敵對的態度,中美分歧越來越大。
彰顯疫情防控成果
據美聯社北京5月20日報道,今年,中國最大規模政治會議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屆。由於新冠疫情暴發,會議從3月推遲到本月舉行。
對中國政府來説,會議的召開提供了一個展示中國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的機會。
有時事評論人士指出:“兩會的召開就是要告訴世界,中國疫情得到了控制。”
另據多維新聞網5月19日報道,今年的中國全國兩會是數十年來首次因故延期。
報道稱,一年一度的兩會,是洞察中國政治變化的重要風向標。因為疫情,此次兩會格外受關注。
報道還稱,在全球疫情仍然得不到遏制的局勢下,中國兩會的召開,無疑表明中國疫情防控的成功,體現中國政府對疫情控制的信心。中國領導人已多次推動復工復産,多地學校也已陸續宣佈復課。
報道指出,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的背景下,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齊聚人民大會堂,這本身就是向中國社會和國際社會傳遞積極信號。
報道稱,兩會的召開,無疑給中國社會以更多信心,同時也向世界宣告中國抗疫的成功。
5月2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右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