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國人大年度例會28日閉幕。在稍後會見中外記者時,中國總理李克強在近兩個小時內回答了11個記者的提問,聚焦中國經濟發展、開放合作等話題進行闡釋,傳遞出中國有能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堅定信心,體現了中國執政黨和中國政府的民生情懷、實幹精神以及對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貢獻與擔當。
首先,記者會表明中國有辦法解決當前的困難,有能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中國經濟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基於實事求是原則和對經濟發展規律的尊重,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是提出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等目標體系。
在此次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介紹了中國政府保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和市場主體等多項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的規模性舉措,指出中國出臺這些舉措既把握力度,也把握時機,並且留有政策空間,可以及時出臺新的政策,“不會猶豫”。這充分顯示出中國決策層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決策精準,增強了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底氣。同時,記者會還明確提出將多措並舉,特別是要把脫貧的底線兜住,強調有把握完成今年決勝脫貧攻堅的任務,這讓世界看到中國消除絕對貧困的堅定決心和毅力。
其次,記者會有細節、有溫度,著力增強民眾“獲得感”,體現了中國執政黨和中國政府一貫秉持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各級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萬家疾苦為重,每出一策都要考慮是否有利於千家萬戶、有利於民生”“把錢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實保障”……記者會上一系列表態,表明中國決策層決心要讓民眾切實從政策實施中獲得好處。
比如,記者會強調此次規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資金比較直接地去支撐居民收入,強調政策資金要直達地方、直達基層、直達民生,“會瞪大眼睛查,也歡迎社會監督”。同時,記者會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政策是能用盡用”,以穩住現有就業崗位、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強調要特別認真細緻地考慮把各方面困難人群保障起來,這體現出中國決策層濃厚的民本情懷和“一個都不能少”的民生關切。
第三,記者會再次闡明中國一直以來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張,積極倡導國際合作,體現了中國最高領導人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作為多年對世界經濟貢獻率約30%的國家,中國經濟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穩定,本身就是對世界的貢獻。記者會上,中方強調不會關起門來搞發展,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繼續擴大與世界的合作,自主出臺更多擴大開放措施。這展示出中國以自身穩定發展和擴大開放助力世界經濟復蘇的責任與擔當。
同時,中方在記者會上指出當前國際社會面臨雙重挑戰,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發展經濟,都需要同舟共濟,“使人類能夠越過這場巨浪的衝擊”。從強調中美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脫鉤對誰都沒好處也會傷害世界,到表示中國將繼續推動今年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積極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對參加全面與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持開放態度等,中國表現出的積極合作意願,不僅有利於疫情之下的復工復産,也將助力全球經濟走出困境。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評價説,中國政府對待國內與全球經濟恢復的態度和作法審慎理智,為全球經濟復蘇構築“保”與“穩”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強調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特別需要保持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這一點對全球經濟在疫情衝擊下恢復增長尤為重要,也增強了外資繼續投資中國的信心。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近日落戶武漢、特斯拉在中國實現量産、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正式開工、德國企業將包機送員工返華復工……可以預見,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未來仍是跨國企業發展的熱土。
尋求合作共贏,“于己於人於世界都有利”。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兩會”上,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舉措,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理念,增強了中國人戰勝困難挑戰的底氣,也提升了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信心。
實幹為要、行勝於言。“兩會”落下帷幕,新的征程開啟。14億中國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奮鬥,凝聚起克服挑戰、不斷前行的強大合力,如期實現各項發展目標任務,同時與世界各國人民同舟共濟、攜手努力,推動世界經濟在疫情之後更開放。(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