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12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策劃並主辦的“2021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案例巡展” 活動迎來收官。
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更具生命力。本次活動自2021年6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各相關機構的大力支持及中外企業的積極參與。巡展活動歷經徵集期、5季全媒體推廣期、線上線下溝通評議期,最終經“可持續發展案例”評審團推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加坡福智霖集團、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都文化産業投資有限公司、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創意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8家企業案例從眾多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本年度經典案例。
國際在線總裁范建平在活動收官時表示,舉辦“2021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案例巡展”活動,意在通過國際在線的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以及海外資源,推廣企業的優秀可持續發展案例,全方位呈現企業的責任擔當,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海內外形象,進而提升企業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希望更多中資企業參與進來,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征途上,釋放出磅薄的正能量,成為綠色環境、和諧社會以及全球可持續經濟建設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本年度案例徵集的內容涵蓋企業在生態保護、教育支持、扶貧助力、科技進步、維護健康、積極抗疫、推動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的企業履責案例。在眾多生動詳實的案例中,“‘雙碳’目標”“責任聲音”“共同富裕”三個關鍵詞頻頻出現。
凝聚共識 攜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面對全球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問題,國際社會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重要議題。去年下半年,我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承擔大國責任、實現高品質發展提出了“雙碳”目標,這一目標的提出,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産生了深刻影響。
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CIPRA)會長、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吳紅波在採訪中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永續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不能單打獨鬥,也不能獨善其身,需要全人類的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走可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是對人類傳統的發展理念、生活和生産方式的革命性轉變,不僅需要全球各國、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共同採取行動,也需要全球媒體行業團結合作,發出低碳倡議、傳播綠色故事、動員全社會參與關係人類命運的全球行動。低碳之路任重道遠,綠色行動迫在眉睫!吳紅波發出倡議:“讓我們攜手努力,提升傳播能力,將先進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地球,建設一個萬物和諧和清潔美麗的世界。”
“雙碳”目標對各中外企業來説,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隨著“綠色”模式加速普及,低碳服務、低碳技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如何把綠色低碳發展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企業生産經營的全過程,實現轉型升級,這道“必答題”,迫在眉睫,也勢在必行。
以霍尼韋爾為例,“雙碳”目標提出後,霍尼韋爾整合全球可持續發展實踐以及本土創新經驗,提出了于2035年前實現所有業務運營和設施的碳中和的目標,並通過覆蓋廣泛的産品和技術創新幫助客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致力於通過自身努力,攜手合作夥伴與社會各界,構建更加安全、高效、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霍尼韋爾智慧建築科技集團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李燁表示,“長期以來,霍尼韋爾積極整合全球可持續發展實踐和本土創新經驗,並且踐行碳中和承諾、尋求創新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通過多方合作促進産業升級。希望用努力為後代創造一個更加安全,並且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作為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不僅是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的問題。為向大眾科普氣候變化知識,航都文化在2015年成功發起了國內首個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公益科普影視活動——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航都文化産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標新科普研究院理事長、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創始人陳素平在採訪中談到,希望借助現代傳媒技術,利用影視作品信息量大,富有形象性,以及與多平臺無縫對接等各方面的優勢,將氣候變化知識與影視形式相結合。以綠色環保理念為指引,以影視為載體,多形式的傳播氣候變化知識和綠色低碳理念。
聚焦責任 共同發出時代強音
除專題報道及舉辦主題沙龍外,“2021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案例巡展”還特別推出“百年脊梁 錚錚強音——我們的責任聲音”微視頻海報推廣活動。結合當下熱點,以“我們的責任聲音”為主題,通過多個分主題徵集短視頻,邀請企業代表、專家及學者進行責任發聲,匯聚我們的倡議和責任聲音,向全球進行推廣和傳播。
聚焦新時代下隨著數字化浪潮的深入,更多傳統産業龍頭不斷覺醒,傳統産業數字化也將邁入關鍵階段,不斷推動行業平臺化整合,並成為整個行業的創新窗口和創新基礎設施。作為大數據産品及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為順應數字化浪潮,創意信息乘勢而上,主動擔起推動數字發展的重大責任。特別是在數字鄉村方面,創意信息正不斷地把一些領先技術優勢賦能到相關合作領域,希望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標杆案例,並進行複製推廣,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創意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文斌在“我們的責任聲音”中表示,承擔社會責任應是企業天然和基本的屬性,創意信息將依託完全自主可控知識産權的作業系統和數據庫,努力為國家打破核心技術壟斷出一分力。
隨著氣候變化、能源轉型、綠色經濟、數碼經濟等企業發展新挑戰,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離不開可持續發展動力,尤其是“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可持續發展模式成為企業實現穩健長久發展的不二選擇。新加坡福智霖集團的案例聚焦海外社會責任,其搭建的一站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服務平臺為中外企業提供合規經營方面的顧問服務,同時向中外企業大力宣傳推廣企業ESG可持續發展模式,助推企業發展。集團董事周璠在“我們的責任聲音”中表示,多年來,新加坡福智霖集團積極與商業生態夥伴組織公益講座。在服務中國企業出海新加坡的過程裏,福智霖發現企業所創造的不僅僅是商業價值,更多的是社會價值,福智霖從中學習與成長,因此福智霖有了自己的追求和口號:福智霖陪您看世界,創造社會價值。
優化産業結構 推進共同富裕
本次活動中諸多的案例圍繞“共同富裕”目標展開。新的發展階段迎來新的變化。現階段的發展目標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實現共同富裕已成眼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這不僅需要政府積極作為、社會組織凝聚合力,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也需要主動擔當。
特別是中央企業,在新時代海外履責中任重道遠,不僅要夯實基礎、找準定位,同時要抓住戰略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在積極履責中助力我國實現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電建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龍頭企業,國際化的腳步從未停歇,此次電建入選的“企業社會責任”篇系列案例在此次活動中收穫眾多點讚,《攜手東南非 擔責任係天下雪中送炭孜孜不輟》《篤行”美洲 同心築夢未來路》《深耕共振東南亞 中國電建的“快”與“慢”》,每一個中國故事都在國際社會發出錚錚強音。中國電建表示,集團將始終秉承“建世界一流企業,創全球卓越品牌”願景和“事耀民生,業潤社會”理念,肩負“建設清潔能源,營造綠色環境,服務智慧城市”使命,堅持精工良建、品臻致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打造政府、業主認可,職工、社會滿意的和諧企業,努力創造價值、回饋社會,助力共同富裕。
以“創造世界級咖啡品牌,讓瑞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願景的瑞幸咖啡正在通過産品和服務,努力滲透日常生活每一處。在不斷強化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在此次活動中,瑞幸表示,將積極拓展公益邊界,為每一位用戶提供好咖啡的過程中積聚品牌勢能、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全力回饋社會,助力共同富裕。未來,瑞幸咖啡也將在公益事業領域繼續探索,更好地擔起企業社會責任,發揮公益力量,做用戶溫暖相守的同路人。
被溫暖守護的還有一群出生僅一個月的小牛犢。2021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遇到自1951年來最大的降雪紀錄,由於此次通遼特大暴雪的影響,牧場牛舍嚴重坍塌,犢牛島小牛被大雪掩埋。雪災發生後,蒙牛集團第一時間了解通遼當地實際情況,繼續實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行業高度認可的“保收購、保供應、保運力、保資金、保運營”五大保障舉措。在此期間,蒙牛集團走進一線開展慰問與調研,幫助牧場解決災後面臨的生鮮乳拉運、飼草料、牧場運營以及資金等問題,陸續投入扶持資金近1億元,快速幫助通遼等地區受災牧場合作夥伴穩定經營。鮮活的案例還在不斷疊加,蒙牛正不斷踐行“用點滴營養為社會創造更多美好價值”的企業理念,持續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2021年,騰訊繼投入500億元用於“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升級後,于8月18日宣佈再次投入500億元,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騰訊“99公益日”活動首次設置不同的主題日,在首場主題為“共塑美好未來,和騰訊成長守護一塊做好事”的活動中,騰訊成長守護、騰訊遊戲聯合騰訊基金會推出 “智體雙百”公益計劃,首期為城鄉孩子提供100間“未來教室”和100個“快樂運動場”,同步配備課程、師資培訓、體育比賽等系列軟體服務,給城鄉學校提供科教和體育兩方面的支持。騰訊表示,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助力是企業一直以來不斷追求和目標之一。
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是通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有利於樹立企業形象、增強競爭力;更能促進企業創新、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使得企業、政府、社會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從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贏得更加優越的外部環境。以堅守企業責任強壯根基,以可持續讓世界更美好。未來,國際在線將繼續攜全球中外企業,發出企業責任聲音,號召全社會為“勇擔責任,心繫天下”的企業精神點讚,讓這種精神像蒲公英一樣散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活動專題地址:https://news.cri.cn/SD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