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今天(21日)進入第二天。如何攜手共建綠色世界是今年年會最為重要的話題之一。嘉賓們都帶來哪些觀點,跟隨記者鏡頭去論壇現場看一看。
這是一場關於《能源融合發展 共建綠色世界》的論壇,現場座無虛席。論壇結束後,台下的嘉賓和記者立即圍住剛剛發言的代表們,希望可以進行更多交流。
在本屆年會上,“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嘉賓代表們關注的焦點。年會首場發佈會上,發佈的兩份旗艦報告中,一份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綠色轉型亞洲在行動》。
而在這場關於能源融合發展的論壇上,更是匯聚了來自能源公司、國家能源局、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實驗室的嘉賓,還有嘉賓來自阿聯酋、法國能源系統。
可以説,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共同攜手,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博鰲亞洲論壇與會嘉賓 中國能建集團董事長 宋海良:融合我們是百行相通,特別是能源的融合發展,能源加交通,能源加製造,能源加基建,是行業的融合,也是要素的融合。
論壇上,很多嘉賓都闡述了各自理解的“能源融合發展”,除了推動多種能源協同互補,加快能源與建築、交通、工業等行業融合;讓能源和數字化、智慧化融合,在眼下階段也尤為關鍵。
不久前,國家能源局、科技部印發了《“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其中“促進能源系統數字化、智慧化技術發展”部分佔了文件的大量篇幅,在綠色低碳發展的背景下,創新能源數字化業態也成為論壇討論的焦點。
博鰲亞洲論壇與會嘉賓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 向海平:要利用數據要素去作一些支撐,包括能源系統,加快數字化的升級、數字化的保障,為我們能源系統整個資源的普查、能源系統的規劃、能源項目的開發,包括電力系統的運行提供一些必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