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湖北紅安:賡續紅色血脈 做強紅色旅遊
2022-05-16 14:52:41來源:光明網編輯:黎萌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光明日報記者 張銳 夏靜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子靚

  穿過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的長勝街牌樓,走在泛黃的條石路上,一排排飽經風雨的黛瓦飛檐,一面面色彩斑駁的磚墻,一方方醒目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石,無不訴説著七里坪這個曾經的列寧市的革命歲月。

  “七里坪工會舊址、列寧市蘇維埃合作飯堂舊址、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舊址、紅四方面軍指揮部舊址等8個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都在長勝街上,可謂‘一街八寶’。”七里坪鎮退休幹部趙炳長,對鎮裏的革命遺址如數家珍。

  紅安原名黃安,是1927年“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也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革命年代,14萬英雄兒女壯烈犧牲,登記在冊烈士22552名,烈士人數居湖北省第一、全國第二。新中國成立後,政務院將其改為紅安。這裡走出了兩位國家主席和兩百多位共和國高級將領。

  “紅安的紅色資源富集,分佈廣泛,文物等級高。”紅安縣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袁繼學介紹,紅安列入文物的革命遺址遺跡共有224處,其中國家級3處39個點。

  紅色是紅安最亮的底色,也是最大優勢。

  近年來,紅安堅持“以紅為魂、紅綠相間、多産融合、全域旅遊”理念,打造全國紅色教育和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

  “這兩塊銀圓,飽含著一位普通母親的炙熱親情,如日如月,一直照耀著李先念主席前行的路!”5月11日,來自紅安縣實驗小學五(1)班的詹昭同學,站在舞臺上,深情講述關於李先念主席“兩塊銀圓慈母情,忠貞為國報初心”的故事。

  從6歲的娃娃到60歲的爺爺,從學生、老師到農民、幹部,從專業組到志願組……連日來,“永葆紅安紅”——紅安縣首屆紅色旅遊講解員大賽(2022年),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我們希望通過比賽,讓紅安人人都能講紅色故事,人人都了解紅色文化。”大賽主持人熊欣説。有孩子説,參加講解比賽,不但學習了黨史知識,了解了戰火紛飛年代不朽的革命精神,還可以帶領更多人了解更多的紅色故事,汲取更多的紅色力量。

  “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早已被紅安人寫入血脈。在七里坪鎮熊家咀村,80多歲的村民姜能山,義務為烈士守墓60餘年;在七里坪鎮柳林河村,村民張安和自發為烈士豎雕像,並飽含熱情創作紅色故事主題雕塑;每逢節假日,一位位“小小紅色講解員”穿梭在紅安不少革命遺址,講述著紅安為什麼這麼紅……

  紅安在做好紅色精神傳承弘揚文章時,也奮力做好紅色資源開發利用文章,構建紅色旅遊大格局。

  5月的七里坪鎮草鞋店村楊山河壩,河水潺潺,綠草如茵,群山蒼蒼。在這個省際邊界村,一腳可踏湖北紅安與河南新縣。

  “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石板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糧,共産黨是我的親爹娘,哪怕白匪再‘圍剿’,紅軍越打越堅強……”草鞋店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楊偉介紹,當年紅軍在此戰鬥,山上留下許多“紅軍洞”。2020年,村裏將最具特色的一處“紅軍洞”開發出來,清除危岩,修築步道,豎立塑像,建起革命詩文路牌,把它打造成紅色教育的體驗式現場教學點。

  在楊山河壩經營劃船生意的63歲村民楊本紅,切身感受到“紅軍洞”與楊山河壩紅綠交響的魅力。“紅軍洞”開發以來,僅在微信上加他好友的外地旅行團對接人,就有400多個。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每天有近萬人前來瞻仰與遊覽。

  有專家指出,紅安不缺經典景區,缺的是運營。2021年,“中國紅軍第一鎮”七里坪鎮成立紅安長勝七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國有獨資企業,長勝七里專注于紅色文化培訓、紅色研學及七里坪紅色文化研究,致力於將七里坪鎮紅色遺址遺跡、黨員教育示範點等納入統一運營、管理,連點成線、連線成片,並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建設,真正擦亮紅色名片。

  修復一處故居,打造一個景點,致富一方百姓,帶活一方經濟。袁繼學説,紅安“紅色+教育”“紅色+美麗鄉村”“紅色+文創”“紅色+體育”“紅色+節慶”“紅色+科技”的發展成色,越來越足。2021年,紅安接待紅色旅遊851萬人次,收入51.3億元。

  融入大武漢,永葆“紅安紅”。如今,紅安正闊步行進在建設大別山紅色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