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兩岸觀察)我的端午念想——“午時水”與上頭“菜粽”
2022-05-31 16:20: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君顏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在文學家眼裏,它是屈原大無畏的榮辱觀,是《離騷》愛憎分明的歌頌;在天文學家眼裏,它是仲夏順陽登高、迎來太陽最高仰角的前奏;在物理學家眼裏,是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引力、地表反作用力日趨最大化的展現。而在我的心中,則是陪著爺爺奶奶完成豐富習俗的滿滿記憶。

  到大陸讀研之前,我一直是生在台灣、長在台灣。我跟端午節掛鉤的記憶,都發生在台灣島內。

  端午節那天,從上午11點開始到午後1點之間,也就是我們所説的一天十二時辰中的“午時”,奶奶會搬著家中的鍋碗瓢盆擺到路邊,接隨著陣雨而來的“午時水”,用它洗手和沐浴。奶奶説,“午時水”又叫“極陽水”,用它洗手和沐浴會讓皮膚光滑透亮,還能強身健體。對於接受現代文化教育的我來説,認為這種説法沒有什麼理論依據,但是它所帶給人們的心靈慰藉一定會有精神作用,人們的心靈得到安慰,身體自然也就會健康了。

  賽龍舟是端午節裏必備的節目。我上小學時參加過學校組織的“路上龍舟競賽”。之所以在路上而不在水裏,是因為大人們考慮到孩子的身體沒有完全發育好,下到水裏賽龍舟可能會發生危險,於是便有了這種平替方案。賽龍舟,一方面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認知,一方面也塑造團隊合作精神。“路上龍舟競賽”究竟是什麼樣子呢?簡單地説就是在龍舟下面裝上輪子,由11名學生組成一隊,隊長站在船頭吆喝划槳的節拍,龍舟的左右兩側各坐五位學生,揮著手裏的船槳鏟向地面,借由漿的反作用力推動龍舟向前滑行。接近抵達終點的時候,隊長探身摘取繡球,全隊視作達陣,完成比賽。

  同樣的精神內核的傳統習俗,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靈活演變出形式多樣的運動方式,可謂是遍地開花。我到大陸求學後,唯一一次看龍舟比賽是在廣州的獵德村。獵德,獲益於城市更新與“三舊”改造(這是廣東省特有的改造模式,是指對“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的改造,簡稱為“三舊”改造),一躍成為了抖音平臺上著名的富豪村,村民比以往更加團結。每年端午節前後,村民們都會自發地組織龍舟競賽,每一艘龍舟都會被裝飾得艷麗非凡,氣宇軒昂。

  農曆的五月又稱仲夏,是艾草生長的季節。成書于兩千五百年前的《詩經》寫道:彼釆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一段因摘採艾草而産生的情愫美麗動人,令人浮想聯翩。還記得初中時期有堂家政課的作業,為了應景,老師帶著我們手把手教縫製艾草香包,還要求父母領著孩子到市場去採購艾草,帶回家晾幹。經歷了一系列的工序,香包成品反而成為次要的,父母帶著孩子採買、晾曬艾草的情景,以及老師教我們縫製香包的一幕幕,卻牢牢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顯現著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結合的柔和力道。受到傳統文化薰陶的孩子們長大之後,內心自然充滿著濃濃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端午節少不了關於粽子的記憶。每逢過端午,爺爺都會帶著我去台南市民族路上的劉家粽子店排隊吃“菜粽”。“菜粽”就是素粽子,除了糯米,裏面只有花生、豆干、香菇,再撒上一把香菜、一把花生粉。對於“菜棕”,愛的人是極愛,不愛的人連味道都聞不了。我是極愛“菜粽”的。我覺得它能讓人口口生香,陶醉不已。來到大陸後,我依然懷念“菜粽”的味道。唯一一次吃到相似的味道,是在福建漳州古城邊上的一家早餐店。店老闆將冷藏過的“菜粽”放進微波爐加熱後遞給我。我一口咬下,那上頭的感覺和味道立即化成了心裏滿滿的回憶。

  除了粽子,煎堆也是我在台灣過端午節時必吃的食品。煎堆,是用糯米粉、小蘇打、白砂糖摻和在一起加水再揉製成球狀,放入高溫的油鍋裏炸制而成,是飯前的小點心。據説吃煎堆是為了紀念收復台灣的鄭成功。相傳鄭成功率領部隊成功地登陸台灣,當地村民卻苦於沒有大米不能製作大大的粽子犒勞官兵,又想幫助官兵緩解過端午節的思鄉之情,於是就用糯米粉和麵粉摻在一起平替而成,以此紀念鄭成功的功勳。

  中華文化代代相傳。這是中華民族信心的根源、民族認同的所在。待疫情平穩了,我能再返臺探家的時候,我會去市場買些艾草放在家門口,佐生活以幽香;再陪爺爺去品嘗那上頭的“菜粽”,幫奶奶多多接一些“午時水”,以保一家人安康。(作者:暨南大學在讀臺生謝建鋐)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