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與濕地作為地球重要而獨特的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是多湖泊國家,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大約2800多個,它們就像一顆顆藍寶石鑲嵌在祖國大地上。2012年以來,全國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積每年以364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續增長,至2021年,總面積增長至約77881平方公里,十年間,面積增長了3664平方公里。現在讓我們通過衛星之眼聚焦這些湖泊與濕地,看看十年來有什麼變化。
這是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生態地球展示的最新衛星圖,現在展示的是博斯騰湖十年前後的變遷,博斯騰湖位於新疆中部,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最新的衛星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21年,博斯騰湖水域面積從大約922平方公里增長至1049平方公里,10年間增加了127平方公里,增幅大約14%。博斯騰湖是我國首批生態環境保護試點湖泊,通過農業排污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和節水措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同步提升。湖水、蘆葦、沙海、候鳥互為輝映,渾然一體,演繹出一幅靈動的生態畫卷。近十年來,我國下大力氣治理水污染,各地紛紛啟動濕地保護、退化草地治理、陸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一系列生態保護與生態治理措施,湖泊生態得到了顯著改善。
現在衛星記錄的是白洋淀濕地面積十年間呈持續增加的趨勢,濕地生態系統正在逐步恢復。衛星數據顯示,2012年白洋淀濕地面積約為205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9月,白洋淀濕地面積增至241平方公里,十年間,白洋淀濕地面積增加了36平方公里,增幅為18%。
如今的白洋淀碧波盪漾,多年不見蹤跡的鱸魚、鳑鲏魚、黑魚又重新出現。水生態改觀背後是白洋淀水環境品質的持續改善。通過實施工業、農業、生態修復、河道整治、生態補水等九大類66項治理工程,2021年白洋淀淀區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首次實現從劣Ⅴ類到Ⅲ類的跨越性突破。
(總臺央視記者 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