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領航中國丨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2022-09-28 19:47: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生態保護補償是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良性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保護補償加速推進,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新安江發源於安徽黃山,流入浙江千島湖。作為長三角重要的生態屏障,新安江242公里的河段上,現在平均每隔6公里就有一座水質自動監測站。

領航中國丨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黃山市新安江保護中心副主任 陳歆:我們在信息平臺裏面可以掌握全市介面斷面的水質,而且這個水質是實時數據,每隔2到4個小時來反饋一次。

  從以前的定期監測,到如今的實時監測甚至預警預報,新安江正在讓生態保護從被動變得越來越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等文件紛紛出臺,對全面推進生態補償機制做出了頂層設計。與此同時,從新的環境保護法到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再到長江保護法,生態保護補償的法律依據也越來越明晰。

  十年來,安徽浙江兩省共進行三輪新安江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這也是全國第一個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按照約定,水質不達標,安徽補償浙江,水質達標,浙江補償安徽。十年時間,安徽年年實現水質達標的承諾,不僅獲得了57億元的補償資金,還正在加快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高品質轉化的通道。

領航中國丨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黃山市歙縣深渡鎮大茂社區黨總支書記 姚順武:治理之後,我們群眾有很大的獲得,並且這個獲得是可持續的,農特産品市場價格也提高了。

  不僅是新安江,十年來,全國共建立了13個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出臺建立了長江、黃河全流域橫向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制定了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的指導意見。

領航中國丨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跨流域的橫向生態補償在織密織牢,縱向的重點領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也在細化實化。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健全縱向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森林、草原、濕地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

  十年來,我國生態補償已基本覆蓋重點生態功能區與流域、大氣、森林、草原、海洋等重點領域,建立了森林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持續實施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償獎勵,建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實施了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建成了世界範圍內受益人口最多、覆蓋領域最廣、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領航中國丨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 張永生:生態補償制度從最早的水生態環境保護,擴展到地區發展的合作,包括經濟、環境、社會、文化、治理各個方面全方位地推動,它的一系列實踐及拓展升級,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偉大力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不只是生態補償,這十年,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持續完善,數十項改革方案相繼落實,構建起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四梁八柱”。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重大改革舉措陸續出臺,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等等,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增強。

領航中國丨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這十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十年。超過25%的國土面積劃為生態保護紅線,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設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為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提供有效保護,全國森林覆蓋率提升至24.02%,森林蓄積量達到194.93萬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0.32%。綠色,正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