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式現代化丨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2022-10-07 16:26: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呂倩媛

  金秋十月,我們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

  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總書記凝練概括——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不斷探索出來的適合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

  人口規模巨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我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將進入現代化行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迄今為止,全球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人口約為10億人。中國要帶領14億人實現現代化,難度之大、挑戰之多,不難想像。

  在眾多現代化後來者當中,為什麼人口最多的中國能實現全面小康?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認為,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現代化途徑,既要尊重現代化規律,也要尊重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國情,獨立自主、堅定不移地堅持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是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長期不懈的艱辛探索,成功開闢了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劉克瑞一家10年前從西海固“窮山窩”搬到這兒。在颳起風來“一碗飯半碗沙”的荒灘上,移民群眾硬是利用黃河揚水滋養出一片綠洲。習近平總書記來家裏時,老劉熱情地請總書記看他的牛、田、房子、花,這些是在1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脫貧。這樣的人間奇跡,寫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上,寫在人口規模巨大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

  十一假期,河北承德大貴口村遊人如織。木屋農舍、親子樂園、山谷餐廳等特色農旅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近年來,大貴口村“兩委”帶領村民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培育休閒採摘、觀光體驗、農業研學等新業態,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我們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了,我們農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鄉村振興。不僅城鎮要好,鄉村也要好,鄉村城鎮一樣好。我們不能滿足,還要再接再厲。”2021年8月24日,在大貴口村考察調研時,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激起現場一陣陣的熱烈掌聲。

  △2022年9月25日,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感受迷人秋景。

  小康圓夢、山鄉巨變、鄉村振興,曾經連火柴和鐵釘都要進口的中國,如今已成為 “世界工廠”和“創新試驗場”;擁有近4萬公里高速鐵路里程,居全球首位;經濟總量超過110萬億元,連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新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歷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強大生命力的印證。

  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指出,“中國的崛起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的新道路與靈感”。這條道路“新”在哪?新就新在,它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歷經百年奮鬥自主探索出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

  8月26日,一張“防火長城”的照片,刷爆朋友圈。重慶北碚縉雲山山火決戰現場,一邊是飛舞的火龍,一邊是不屈的人墻。

  正是因為有14億人的強大支撐,我們才有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的勇氣,在驚濤駭浪中逆流而上的果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們這麼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薄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幹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推進一步。”

  新時代10年,中國勇敢向貧困宣戰,黨政軍民學勁往一處使,東西南北中擰成一股繩。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脫貧奇跡”。

  新時代10年,面對疫情、洪水、旱情等一次次考驗,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衝鋒陷陣,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肩並肩、心連心,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

  新時代1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5月8日,上海,全球美粧巨頭歐萊雅宣佈在中國市場設立首家投資公司。

  6月20日,浙江,跨國農産品巨頭嘉吉公司的首個風味糖漿創新生産基地宣佈落戶平湖。

  縱使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中國14億人口,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內需規模超過百萬億元;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蘊藏著強大的消費潛力。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舉辦。十年間,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9倍,進口服務累計超過4萬億美元。 

  “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

  滿足14億人口的需求,不能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外部世界,必須擁有門類齊全的産業體系——

  農業關係著老百姓的生存,“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裏”。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穀物、肉類、水果等第一大生産國,為中國人的飯碗裝滿優質中國糧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撐。

  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為推進現代化進程建立了牢固的産業基礎。

  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傳統商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智慧化改造,線上線下消費加快融合,有效改善了人們的消費體驗,也形成了消費新增長點。

  新時代10年,我國居民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轉變;新時代10年,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2021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5.4%,比2012年提升10個百分點。

  市場規模越大,孕育創新的能力越強。如今,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興起,我國正在從過去的追趕者和跟隨者盡力爭取變成領跑者,巨大規模的市場不僅可以攤薄創新成本,還可以提高創新收益,助力打贏從産品現代化到産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口集體邁向現代化,意味著人類發展史上將出現一系列動人心魄的改變。力促人口紅利倍增,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

  “如果問我走出大山的路遠不遠,我會説很遠,因為我走了十幾年。”四川大涼山的彝族小夥蘇正民,曾以一篇6000字的論文致謝觸動了很多人。

  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後,蘇正民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支教老師,將更多希望的種子,種在了孩子們的心中。“曾經,我是被澆灌的那棵樹;現在,我想做播種的那棵樹。”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

  △2022年6月23日,支教老師在貴州省安龍縣王院村小堡營小學同學生玩遊戲。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文盲率降至2.67%。2020年,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4.4%。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知識技能水準不斷提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堅實人力資源保障。

  我國醫療服務體系覆蓋面不斷擴大,以及人口健康水準、社會保障水準不斷提高,都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新時代10年,我國衛生事業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婦幼保健水準不斷提高。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新時代10年,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億多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10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

  我國現代化致力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不斷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現代化的過程,正是人口素質顯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的過程。

  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

  到2035年,一個人口規模巨大的東方大國進入現代化行列,將徹底改寫人類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展望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信心滿懷——

  “有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的緊密團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總監製丨錢蔚 王姍姍

  監製丨 張鷗

  製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楊彩雲

  視覺丨江雨航

  校對丨程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