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中國空間站將是全人類的“太空之家”
2022-10-31 21:36: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北京時間 10月31日15點37分,中國空間站第三大艙段——夢天實驗艙發射升空。約8分鐘後,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從“兩艙”變成“三艙”,將完成“T字構型”建造任務,在軌建造階段即將收官。

  建造空間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里程碑。從1992年載人航天項目正式批准實施,到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中國人為了擁有太空家園,走過了不平凡的30年。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名航天員到多名航天員,從短期停留到中長期駐留,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30年來,中國航天人先後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等多項關鍵技術,為建造空間站奠定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尤其是最近10年,中國航天發展進入“快車道”。10年來,中國航天進行了274次發射,最近5年發射更為密集——192次火箭發射,佔長征系列火箭發射總數的43.2%。這些成就推動中國進入航天強國行列。

  航天領域的突破,是中國科技發展的縮影。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其中提到的多個關鍵領域都體現了過去十年中國航天領域的突出成就。 

  更可貴的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巴基斯坦以及聯合國外空司、歐洲航天局等多個航天機構和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實施了形式多樣的合作項目,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

  中國空間站是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目前已有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這見證了中國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不懈努力。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近期,歐洲航天局的意大利女宇航員薩曼莎·克裏斯託福雷蒂,在國際空間站上將中國東晉時期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中這一名句發佈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全球網友熱議。這背後,是世界對中國航天開放、合作與共享理念的認可。

  太空屬於全人類,理應造福全人類。隨著在軌建造的完成,中國空間站將進入為期 10 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今年年底前,中國還將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實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空間站工作。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全人類共同探索太空的“新家”。在這裡,中外航天員將一起工作,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推動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開拓性貢獻。(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