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教育是傳播文明和知識的途徑,是提高人民素質的基石,是實現社會進步的依靠。12月30日,2022年度國際在線教育峰會暨教育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本次教育峰會以“教育 看見更大的世界”為主題,邀請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中國職業技術學會副會長陳李翔,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綜合與研發部執行主任肖蕾,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楊志彬,燕京理工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劉元園,清華附中稻香湖學校執行校長辛穎以及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副校長張林靖等多位重磅嘉賓,多維度、深層次地探討中國教育生態的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權威的指導性建議。
國際在線副總裁 劉馳
國際在線副總裁劉馳在致辭中表示,隨著2022年“雙減”政策的落地,我國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構建可持續的高品質教育生態和體系引發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思考。關心、關注教育發展,為行業提供高水準、國際化的對話交流平臺,是國際在線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今天,我們以“教育 看見更大的世界”為主題,希望圍繞“教育、科技、人才”的教育強國目標,與各位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共同聚焦高考改革、教育創新、人工智能與教育、未來學校、教育公益等重要議題,為打造更高效的教育模式、聯動優質教育資源、激發更健康的教育行業生態貢獻智慧。
教育部原副部長 張天保
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在主旨發言中指出,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主力軍,高品質教育的首要要求是培養出大批具有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勇於為國家人民奉獻自己的才能,聽黨話跟黨走,具有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對於未來教育的發展,張天保提到,教育同仁們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把學習和貫徹二十大精神的成果轉化為提高教育品質的實際行動中來,促進終身學習體系的建設,推動社會形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事事可學的良好局面。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 劉林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在《智慧教育轉型新空間,發展新賽道》的主旨發言中認為,民辦教育向智慧教育轉型正面臨著雙重的利好,首先政策方面對教育科技企業、智慧教育機構開拓2B、2C市場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其次在市場方面,智慧教育的産品和服務將會成為家庭教育和政府投入的重點。
對於智慧教育未來如何健康發展,劉林表示,要堅持正向而學、育人為本,同時要合規發展、服務惠民,並通過智慧教育促進教育公平,解決區域內優質資源不均衡帶來的問題。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 陳李翔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陳李翔在演講中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一些新興職業在短時間內大量出現,這些職業主要集中在數字技術、綠色經濟、新消費、新服務這些新興領域。因此,在職業人才培養方面,我們的職業教育也要以就業為導向,通過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工學一體,培養出能夠適應新形勢、新經濟的新職業化人才。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綜合與研發部執行主任 肖蕾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綜合與研發部執行主任肖蕾在峰會現場講到,隨著未來國際教育的交流合作和人才往來的恢復,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格局將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通過國際教育的交流合作,不僅可以促進人才的成長,還可以推動國內的科技創新,進而推進國內教育的國際化發展。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 楊志彬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楊志彬為現場帶來視頻發言,他指出,幼兒園高品質發展,必須要順應世界萬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順應符合兒童發展的特點的教育趨勢,順應我們國家學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民辦教育作為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參與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燕京理工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劉元園
燕京理工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劉元園在演講中表示,教育是國之大計,在現代化建設中,民辦高等教育必須要打開大門,敞開懷抱,以更加多元,更加開放的思維和心態投身教育事業。只有這樣,學校和教育機構才能找到並且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貢獻出教育的力量。
清華附中稻香湖學校執行校長 辛穎
清華附中稻香湖學校執行校長辛穎在《韌性構建強大的內心世界》主題演講中表示,國際人才必備的能力,除了常説的領導力、創新力、國際化視野、批判性思維、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韌性”。“韌性”需要家庭、社會合力發揮作用,通過各種活動、體育鍛鍊,讓孩子們在挫折、反思、改進和提升當中獲取真正的成長。未來接受國際教育的學生將走向更加寬廣的世界,面對更多未知和挑戰,他們唯有經歷磨難,內心強大,才能遊刃有餘的擁有精彩人生。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副校長 張林靖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副校長張林靖在《聚學寬居,知行合一》的主題演講中提出,課程是基礎教育學習的核心,建設優質的課程體系是推進學校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學校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還要加強課程育人的實踐性,通過情境教學加強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幫助學生們通過課程更多的接觸、理解、進入,進而改造世界。
科技+教育 助力教育未來發展論壇 左起:黃海東 呂泉 楊軍 梁靜 胡晶晶
現場,由資深媒體人、《中國傑出女性系列》作者黃海東主持,高維智慧教育平臺創始人呂泉,火大教育校長楊軍,松鼠Ai創始合夥人梁靜,武漢工程科技學院黨委常委、校長助理胡晶晶共同參與的“科技+教育 助力教育未來發展”論壇,對科技賦能教育進行了精彩的討論及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際在線教育峰會還特意設置了知名校長線上主題演講的環節。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原校長、現任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朱建民,北京十一學校原校長、北京建華實驗學校董事長李金初,廣東碧桂園學校總校教學副校長、國際高中校長李立,學大教育創始人、CEO金鑫,就“國際化教育未來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以及“産教融合與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等話題進行了線上分享。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原校長、現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 朱建民
現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北京十一學校原校長朱建民認為,中國國際教育的本質是追求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用現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手段,來培養具有現代精神的中國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無論是走出去還是請進來,核心任務都是為國家培養創新人才與國際化人才,我們必須需要引導學生既要讀懂中國,更要讀懂世界,才能夠培養具有“中國心·世界眼”的國際精英人才。
北京十一學校原校長、北京建華實驗學校董事長 李金初
北京十一學校原校長、北京建華實驗學校董事長李金初認為,教育對外開放是中國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國際化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我們應當在加強與國際同行交流合作的基礎上,將著眼點放在促進我們基礎教育自身的改革和發展上,通過互補學習提升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準,從而推動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的不斷進步。在“引進來”方面,要守衛住中國基礎教育的價值導向;在“走出去”方面,要為國際交流提供中國特色的優質基礎教育方案,包括理論、課程、方式、方法、管理、建設和樣式。
廣東碧桂園學校總校教學副校長、國際高中校長 李立
廣東碧桂園學校總校教學副校長、國際高中校長李立表示,一個頂尖的學校,主要從五個方面去評價,包括先進的理念,優秀的教師、優異的成績、強大的資源和一流的課程。通過把中國課程的優勢跟國際課程的優勢進行融合,培養出中西融合的國際型人才。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對孩子實施個性化的全人教育,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取得更好的成績,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和動機越大,學得就越好,希望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學大教育創始人及CEO金鑫
學大教育創始人及CEO金鑫在線上分享中表示,我們國家正在加快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推進和完善我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路徑和體系:第一,完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訓和培養機制;第二,充分調動各類主體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積極性;第三,切實暢通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提升待遇水準;第四,創新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鼓勵多點開花出人才;第五,積極宣傳強化個人崇尚技能,企業重用技能,社會尊重技能的社會導向。
作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肩負著傳遞與呈現社會各界對教育思考和觀點的責任。2022年,國際在線通過《高招進行時》高校訪談欄目,為莘莘學子提供最前沿的高考招生政策解讀、高校重點學科説明;通過《未來職業教育發展論壇》,深度對話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為“職教強國”建言獻策;通過《國際教育擇校展》,為國際化家庭與學校搭建了面對面溝通的橋梁。
此次由國際在線主辦、創世藍海承辦的以“教育 看見更大的世界”為主題的教育峰會,邀請權威教育專家、知名學校校長、優秀教師等,共同聚焦教育政策、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國際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公益等話題展開分享,為推動教育生態變革重塑,打造更健康高效的教育模式貢獻智慧。國際在線教育頻道希望與教育界同仁一起,進一步構建開放、規範、互助的行業氛圍,並充分利用媒體優勢,打造高品質的教育傳播平臺,向世界講好中國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