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2023-03-28 21:31:06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胡君顏

  3月29日是世界銀行新一任行長候選人的提名截止期限。

  提名程式啟動於2月23日,為期約五周。其間,世行各成員國均可提名自己的人選。

  而在提名程式啟動當天,美國總統拜登就提名印度裔美國人、前萬事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傑伊·班加為下任世行行長,動作之快令人瞠目。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白宮官網截圖

  雖然俄羅斯曾表示考慮提名自己的人選以挑戰美國,但西方媒體分析認為,由於世行自成立以來一直由美國實際掌控,其股權結構決定了來自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的挑戰不太可能改變結果。

  路透社稱,美國的提名幾乎決定了班加的當選,而這可能進一步暴露出美國與世行其他股東之間日益加劇的緊張關係。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路透社報道截圖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美國”

  “緊張關係”的根源並非美國提名的世行行長人選本身,而在於其背後美國的一家獨霸“慣例”。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樣,都是美國主導的1944年佈雷頓森林會議的産物,且總部都在華盛頓。

  雖然世行行長選聘過程理論上遵循擇優和開放原則,但按照美歐當初達成的所謂“君子協定”,美國人掌管世行、歐洲人掌管IMF的潛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此前的13任世行行長均由美國總統拍板,這也決定了世行從一開始就自動服務於美國的金融霸權。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美國冷戰時期的“遏制政策之父”喬治·凱南在1948年就説過:“我們擁有世界上50%的財富,卻只有世界上6.3%的人口。為了保持這種優勢又不危害我們的國家安全,我們必須讓其他國家按照我們設定的規則行事。”

  正如布魯金斯學會全球經濟與發展計劃副主任霍米·卡拉斯所説,美國能夠“不正規”地決定世行行長人選,僅僅因為美國是世行的最大股東和金主。

  而在世行五大機構中,負責向最貧困國家提供無息貸款和贈款的國際開發協會(IDA)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最高。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布魯金斯學會官網報道截圖

  正是因為美國掌控下的世行在提供援助的同時,也在不斷推行有利於美國的政策,本該從世行援助中受益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反而紛紛遭遇發展瓶頸甚至陷入債務危機。

  數據顯示,非洲七成以上的外債都由西方私人債權人和世界銀行等多邊國際機構持有。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博客網站:有關機構去年發表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非洲國家外債總額為6960億美元,多邊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持有39%,西方私人債權人持有35%。

  2020年,由西方傳統債權國組成的“巴黎俱樂部”與二十國集團(G20)曾達成“共同框架”,旨在幫助低收入國家進行債務重組。但是,當有關方面呼籲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也參與減債行動時,世行和美國政府卻一致表示反對。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施泰納日前在接受印度媒體專訪時承認,“共同框架”的失敗可能會讓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面臨債務違約風險。

  他由此認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需要“重啟”,否則很難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日益嚴峻的挑戰。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印度《明特報》(Livemint)網站報道截圖(題圖為施泰納)

  國際行動援助組織首位非洲裔秘書長阿瑟·羅若克撰文指出,世界銀行的使命本應是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多年來,世行在加劇貧困和不公正方面比其他全球機構走得更遠,包括對貧窮國家附加貸款條件。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美國”。因此,由美國選擇的世行行長根本無法解決全球危機。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實現“真正變革”可能嗎

  世行作為一個多邊“減貧”機構,卻沒有向發展中國家及時充分地提供急需的發展資金。

  這在近些年來最受重視的氣候融資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應對氣候變化已成國際共識的背景下,大型全球性開發銀行已承諾將總融資額的一半用於氣候項目;相比之下,世界銀行遠遠落後。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澳大利亞“對話”新聞網:世界銀行等捐助方更願意為氣候變化減緩項目而非適應項目提供資金,理由是資助減緩項目能夠取得顯而易見的成功。但國際社會認為,應當優先考慮資助適應項目。

  值得一提的,最近兩任世行行長都是提前離職,且原因都與氣候問題有關。而這背後,都有美國政治干預的影子。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任之初就退出《巴黎協定》,而當時的世行行長金墉(美籍韓裔)提前離職,被認為源於他與特朗普在氣候政策上的重大分歧。

  與此異曲同工的是,由特朗普提名于2019年4月出任世行行長、任期應到明年4月結束的戴維·馬爾帕斯也在上月宣佈,他打算在今年6月30日之前提早卸任。

  外界普遍認為,這與他長期質疑多邊主義和氣候變化的“特朗普式”態度有關。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彭博社:馬爾帕斯對氣候變化的態度使得讓他下臺的呼聲越來越高(題圖為馬爾帕斯)

  隨著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日益上升,不少有識之士認為,以減貧為主要職責的世行應當打破美國人把持行長的慣例,更多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關切,推動世行治理的真正變革。

  倡導債務減免和國際金融改革的民間組織“歐洲債務與發展網絡”發文指出,世行需要改變,首先應以公開透明的程式選拔行長。未來的世行必須在落實而不是破壞全球發展議程方面發揮作用。

  但文章直言,美國此次迅速提名自己的候選人,表明其仍希望維持過時規則,這與世行一直宣揚卻從未兌現的透明、高效和善治原則相去甚遠。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歐洲債務與發展網絡”(Eurodad)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石英》雜誌的評論文章認為,美國是世界銀行最富有的股東,但也是世行服務全球的最主要障礙。受美國國內政治影響,世行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近年來已大幅下降。

  文章援引牛津大學布拉瓦特尼克政治學院院長恩蓋爾·伍茲的話強調,下任世行行長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求富裕國家提供更多資金,併合理分配和使用這些資金。但要做到這些,“他或她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這家“減貧”機構“決不能受制于白宮”

  美國《石英》雜誌報道截圖(題圖為班加)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閆明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