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銀行接連關閉,引發美歐銀行業與股市動蕩,許多投資人虧損慘重。然而據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22日報道,多名美國國會議員在此前美國銀行業“爆雷”、銀行接連關閉之前和市場動蕩時就拋售了相關股票,及時脫身。
據報道,國會眾議院金融機構委員會的民主黨人喬希·戈特海默3月9日拋售了其持有的矽谷銀行股票。3月10日,矽谷銀行關閉,進入停牌狀態,引發美國銀行業股票集體“跳水”。而戈特海默3月6日還拋售了嘉信理財集團股票,嘉信理財集團股票價格自3月9日開始連續3日暴跌,跌幅超30%。無獨有偶,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丹尼爾·戈德曼也在3月6日賣出了嘉信理財集團股票,3月15日他又拋售了第一共和銀行股票。而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受自身流動性問題影響,在戈德曼拋售後“蒸發”一半多。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約翰·柯蒂斯3月15日也曾拋售該銀行股票。此外,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賈裏德·莫斯科維茨3月10日賣出佛羅裏達海岸銀行公司股票,當天該銀行股價下挫近兩成。
美國2012年出臺的《停止利用國會消息交易法案》,簡稱《股票法》規定,美國國會議員和工作人員不得利用非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上述人員在進行股票交易後45天內,需公開價值超過1000美元的交易。《金融時報》稱,這意味著或有更多交易暫未可知。
新聞觀察丨“國會山股神”背後的美國政治痼疾
由於身居要職,可以了解許多公眾無法獲取的內幕信息,美國會議員中誕生了眾多的所謂“國會山股神”。據美國《紐約時報》去年調查,2019年至2021年,至少有97名美國國會議員涉嫌內幕交易,約佔國會議員總人數的五分之一。時任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及其丈夫的投資回報率甚至超過知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
《紐約時報》記者 凱特·凱莉:人們不禁會對出現這樣的巧合提出疑問。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在軍事委員會任職,同時又進行雷神公司或者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股票交易,很合理地就會認為這裡面存在潛在的衝突,因為這個人很可能偶爾甚至經常性地獲取公眾所不知道的信息。
儘管美國2012年出臺《股票法》規定,美國國會議員和工作人員不得利用非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然而即使國會議員違反該法案的相關規定,處罰力度也非常小。根據法案,逾期提交上述報告通常只會被處以200美元的小額罰款,有時還會被豁免。
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播:這一法案幾乎沒有任何效力,僅2021年就有近50名國會議員,這其中既有共和黨人,也有民主黨人,以及近200名國會工作人員,多次違反《股票法》,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他們可以利用內幕消息賺數千萬美元,如果不按規定報告這些交易行為,會受到什麼懲罰呢?這簡直是個笑話,只需繳納200美元的罰款。
專家認為,這體現了美國兩黨政客在“監守自盜”、以權謀私方面高度的一致性。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刁大明:這充分説明瞭美國兩黨政客所代表的顯然就是自身的私利和某些特殊利益,其行為完全不是在以回應美國普通民眾利益和訴求為目標的,而是在欺騙民意的基礎上,以最大化自身私利為目標的。美國民眾要指望著這些政客來做出回應性的改革和調整,完全是與虎謀皮、毫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