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鈴聲聲,穿越千年。從過去的絲綢、瓷器,到現在的智慧家電、手機,一條絲綢之路見證了中國與中亞之間的友好交往。隨著一場重大峰會的召開,延續千年的絲路古道煥發出新的生機。
5月18日至19日,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將在中國陜西省西安市舉行。這是中國和中亞五國建交31年以來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在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六國元首相聚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意義非同尋常。
“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這是中國與中亞五國關係的真實寫照。自1992年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以來,雙方關係歷經國際風雲變幻考驗,實現了從睦鄰友好到戰略夥伴、全面戰略夥伴的跨越式發展,各領域合作駛入快車道。背後的動力是什麼?
這首先得益於元首外交的引領。過去10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次到訪中亞,在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古絲綢之路重鎮留下足跡。中亞五國元首也到訪過北京、上海、青島等中國多地。2014年,習主席到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家做客。兩人手拉手話別時的場景成為佳話。拉赫蒙總統説:“好兄弟就要手拉手前進!”
當前,中國和中亞都處於重要發展階段。中國致力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亞國家也著力推進加速發展戰略,期待與中國加強合作。與此同時,各國都面臨百年變局的衝擊,共同克服挑戰的願望更加強烈。在此背景下,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的舉行恰逢其時,將推動雙方戰略互信不斷深化、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展。
中亞國家地處內陸,發展是頭等大事。中國與它們的經濟互補性很強,特別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時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給彼此創造了巨大的發展機遇。2022年,中國同中亞國家貿易額達702億美元,比建交時增加了100多倍。途經中亞的中歐班列在中歐班列開行總量中佔比近80%。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吉烏公路……一批批基礎設施的落地,見證了中國與中亞合作的碩果。
中亞朋友們常説,中亞雖遠離海洋,但“我們緊靠中國,中國的超大市場就是我們的大海”。如今,中亞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地輸往中國,中亞優質特色商品常常在電商平臺上被“秒殺”。哈薩克斯坦的駱駝奶、吉爾吉斯斯坦的蜂蜜、烏茲別克斯坦的車厘子,都是中國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上個月,載有新能源汽車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出發,開往烏茲別克斯坦……中國與中亞正在加強新能源、數字經濟、高科技等領域的合作。中亞不只是“一帶一路”的首倡地,更是示範區。
千年友誼,加上實打實的合作,讓中國和中亞人民的心貼得更近了。最近,曾在中國學習進修的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在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時秀起了“十級中文”,説想念中國的回鍋肉、北京烤鴨和擔擔面。從“漢語熱”在中亞持續升溫,到中餐館、中醫藥走入當地百姓家,再到合作修復文物、開設魯班工坊,中國和中亞不斷推進絲路文明交流互鑒。
中國與中亞五國同為發展中國家,都堅定維護多邊主義以及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堅定支持彼此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依託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臺,中國與中亞五國合力打擊“三股勢力”,有力維護了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穩定。中亞國際研究所(塔什幹)歷史文化遺産與人文研究系主任阿里舍爾·薩比羅夫認為,中國-中亞峰會的召開,將進一步深化中亞國家和中國的各領域合作,共創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的未來。
“凝聚的力量能將頑石化為熔岩。”這是土庫曼斯坦一句著名詩句。過去30多年,中國和中亞國家始終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同舟共濟、互利共贏,樹立了新型國際關係典範。如今,六國元首齊聚西安,共謀未來發展,共同打造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必將創造更加令人期待的下一個“黃金30年”。(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