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輕快的兒歌聲中,又是一年端午到。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個節日裏,五湖四海的人們劃龍舟、包粽子、挂菖蒲、插艾蒿,或是參加古籍閱讀、文藝活動、旅遊宿營……以傳統或時尚的方式,追思愛國先賢,傳承人文力量,涵養家國情懷,展現民族文化自信。
緬懷:在追思中汲取奮進力量
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55歲的李飛西在家門口支張板凳,抓一把泡好的本地“三粒寸”糯米,包入新鮮箬葉,扯一截五彩線,三纏兩繞,一個牛角粽就做好了。
相傳2300年前,屈原在汨羅江懷沙自沉,兩岸百姓聞訊駕船趕來搶救打撈,把粽子爭相投往江中讓魚蝦飽食,以免魚蝦傷害屈原遺體。幾經演變,龍舟競渡、吃粽子、挂菖蒲、插艾蒿、係香囊成為人們紀念屈原的重要方式。
儘管跨越千年,汨羅人民對屈原的感情並不因時間推移而變淡,反而越發濃烈。在汨羅人的口中,對屈原的稱呼,不是帶著官方意味的“三閭大夫”“屈大夫”,而是非常親切的“屈老夫子”,乃至稱呼家中長輩的“屈爹爹”。
“我們小時候就聽‘屈爹爹’的故事長大,現在也把他的故事講給兒孫們聽,希望他們像‘屈爹爹’一樣,熱愛國家,正直高尚,拼搏奮鬥。”李飛西説。
一場龍舟賽在廣東省汕頭市海明公園上演。鼓聲急促,橈手們齊齊揮橈划槳、劈波斬浪,一艘艘龍舟似離弦之箭,衝向終點。鼓聲、口號聲、划槳聲,與岸上觀眾的助威聲交織在一起,一派熱鬧景象。
“無龍舟,不端午,龍舟是我童年最特別的回憶。”專程返鄉觀賽的汕頭籍賽艇名將、2012年倫敦奧運會銀牌得主黃文儀説,自己的爺爺和父親都是龍舟手,賽龍舟是一項儀式感滿滿、極具親和力的文化運動項目,需要大家為著同一個目標齊心協力去拼搏。
從汨羅江到屈原故里秭歸,從沿海到內地,端午文化猶如一根無形的絲線,把人們聚攏在一起。
“端午文化很特殊,讓人在緬懷追思中感受厚重,也能在龍舟競渡中體會激昂,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愛國、恤民、正直、求索等人文理念,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在汨羅屈子祠工作生活40餘年的屈學專家劉石林説。
傳承:在發展中永續家國情懷
這幾天,湖北省圖書館正舉辦“典籍中的端午”文化活動,邀請讀者一起閱讀與端午相關的館藏典籍。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湖北省圖書館館長、湖北省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劉偉成帶領讀者共同誦讀屈原的《橘頌》。“‘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屈原表明志向,要保持清白的節操,永遠忠於故土。”劉偉成説。
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獻典籍是中華文明成果的重要體現,湖北省圖書館希望以此引導讀者閱讀典籍,從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許多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參與,讓劉偉成非常振奮,“無論是‘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的堅定不移,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玉潔冰清,亦或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撓,是個人奮鬥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
“與許多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的出發點是為在仲夏入暑時求吉辟邪,後來因紀念伍子胥、曹娥,主題變得更豐富,但最關鍵的是,因為與屈原傳説緊密聯繫,成為凝聚中華民族‘根’與‘魂’的獨特節日。”劉石林説。
6月22日,泮塘的龍船在廣州荔枝灣泮塘五約迎接前來探親招景的四里八鄉龍船。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現唱端午佳節日,萬古傳聞為屈原,視死如歸愛國魂,九死不悔代代傳……”在江西省于都縣蓮花廣場,客家古文傳承人肖秋林正襟危坐,手拉二胡,配著抑揚頓挫的韻律,用客家方言講述著屈原的故事。路過的遊客紛紛駐足傾聽。
“在於都這片紅土地上,像屈原那樣赤誠愛國併為此犧牲的人不計其數。”為了寫好此次端午唱詞,年過七旬的肖秋林連續半個月天天泡在當地文化館和博物館,記下滿滿一大本筆記,將紅軍的革命故事融入古文説唱中,希望借此機會把先輩家國情懷的故事講得精彩。
“我的太姥爺就是紅軍,前人的付出,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認真聽完肖秋林的演唱,于都縣勝利學校的學生蕭子勳眼圈泛紅。
“端午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得到豐富,結合不同地方的資源稟賦、文化特點,發展出新的文化符號,更好地滲透到人們的生産生活中,大家也在無形中延續民族情感和家國情懷。”于都縣文化館館長鄒偉民説。
弘揚:在傳播中堅定文化自信
連日來,“汨羅香囊製作技藝”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戴蕓伊十分忙碌。她準備設計一款“楚辭香囊”,為了確保繡花圖樣符合《楚辭》中的描述,還專程前往汨羅屈子祠,向屈學專家劉石林請教。
屈原在《楚辭》中寫道:“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香囊在戰國時代已是一種飾物。端午時節佩戴香囊,是我們家鄉的習俗。”戴蕓伊説,奶奶製作的香囊,充滿傳統韻味,散發沁人香氣,是她對兒時的美好回憶。
戴蕓伊曾在法國留學,目睹法國香水廣受追捧,她思考“家鄉的香囊更天然、更韻味悠長,能不能有朝一日也像法國香水一般走向全球”。6年前,她放棄在外發展的機會,回鄉創業,進村尋訪香囊的古法技藝,研發香囊文創産品30余項,赴各地做市場推廣。隨著國潮文化興起,她的香囊走紅,有的外國遊客購買帶回家鄉,用以贈送友人。
近年來,非遺、國潮、國風等傳統文化,深受年輕人喜愛和追崇,國民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走出去”,常有令世界驚艷的表現,增進了文化交流。
江西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的籮巷,人潮涌動。一家名為“萬壽宮粽子非遺館”的古風小樓裏,飄出陣陣粽葉清香,前來打卡的遊客排成長隊。
為了做好擁有130餘年歷史的楊大娘粽子,楊文軍放棄了沿海的高薪工作,回鄉開發富含“國潮”元素的新産品。今年,他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打造的粽子非遺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由展示體驗區、熱食粽子現包現煮區、非遺粽子文創禮盒和伴手禮展銷區組成,生動展現鄱陽湖流域的農耕稻作文化、粽子歷史文化和制粽非遺技藝等。因為文化的加持,粽子從街頭常見的美食小吃,升級為一種可參觀、可感受、可品嘗、可回味的豐富體驗。
6月22日,在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村民們在包粽子。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既能品嘗美味的粽子,還能感受深厚的中華歷史文化底蘊。”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留學的涂思劼感慨。
4年來,楊文軍結合線上線下優勢,讓年營業額從以前的10余萬元躍升到上千萬元。他説:“我們的端午文化不僅僅是吃粽子、劃龍舟,背後的文化意蘊深厚,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國潮’,是對傳統文化充滿自信的表達。”
“端午文化在傳承優良傳統風俗的基礎上,通過注入適宜的當代元素,更加貼近生活。”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雷霆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推動端午習俗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能更有力地提升傳統文化在年輕人群體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文字記者:陳俊、周楠、余春生、阮周圍
視頻記者:鄧馳旻、夏鵬、丁春雨、林凱、潘志偉
海報設計:劉雅萱
編輯:彭紅、楊洋、李安、陳海通、侯幫興、姜子煒
統籌:王潔、方思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