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新加坡6月2日電 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2020年6月發佈以來,自貿港建設牽動世界目光,也吸納著國際經驗。
那麼,在國際規劃師眼中,這個新興的中國自貿港可以向知名國際自貿港新加坡借鑒哪些經驗,雙方又應如何加強合作?請看新華社記者從海南和新加坡發回的報道——
“我有機會從新加坡規劃理念的分享者,轉變為實踐者和雙方的橋梁。”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首席規劃師林光明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2020年12月,這位新加坡籍規劃師作為國際人才被海南引進。兩年多來,他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一名參與者和見證者。
這是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洋浦經濟開發區所在的環新英灣地區(無人機照片,2023年2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林光明認為,國家的巨大支持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大優勢,同時自貿港建設也從不缺少對新加坡等國際港口經驗的借鑒。他認為,新加坡自貿港發展的兩個成功經驗尤其值得參考——城市規劃科學,善於吸引國際人才。
“我非常期待海南和新加坡加強合作,互惠互利。”他認為,政策借鑒、吸引投資、城市開發、人員往來是雙方接下來合作的重點方向。
5月5日,人們在新加坡海邊堤壩觀賞日出。新華社發(鄧智煒攝)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被譽為新加坡“規劃之父”的劉太格用一個鮮活的比喻提煉新加坡的規劃經驗。“我們做規劃不要做西餐,要做炒飯。”他説,“做西餐是把城市功能分為一堆肉、一堆馬鈴薯、一堆菜,一清二楚,但距離、方向過大。我們做炒飯則是要把肉、馬鈴薯、菜切細,按合理比例綜合起來。”
劉太格指出,一方面,新加坡港務業的發展離不開服務業等綜合因素的支撐;另一方面,新加坡在建設自貿港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整體城市規劃。成功的規劃要綜合兼顧健康的城市功能、美麗的城市現象以及自身民族特色等方方面面。
“新加坡規劃是麻雀雖小,五臟齊全。在這麼小的地方,依然保留了村落、海灘、森林等。”劉太格説,海南更為廣闊,也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他期待海南自貿港建設要保持和發揚這一優勢。(記者:周慧敏、郭程、陳紹華、蔡蜀亞、陸海月、林寧;視頻:王玉玨;編輯:孫浩、張代蕾、馬崢、杜逾舸、沈浩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