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企業社會責任】“數字江豚”背後的最嚴禁漁令 華為雲助力武漢打響生態保衛戰
2023-08-17 17:40: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鄭思雯

快來帶“數字江豚”回家吧!

  六一兒童節當天,第二屆“全民愛豚月——愛江豚 護長江”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探險家-波羅”“櫻花精靈-娜娜”“電競男孩-酷爾”等六款形態各異、憨態可掬的“數字江豚”數字藏品正式上線,供廣大市民在線認養。

“數字江豚”背後的最嚴禁漁令 華為雲助力武漢打響生態保衛戰_fororder_1

  由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聯合華為雲、鬥魚、武漢雲共同打造的“數字江豚”,依託華為雲的區塊鏈技術,以及強大的系統性能和高達百億的存儲能力,實現了江豚數字形象的極速生成、快速上鏈、存證及流轉。創意十足且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吸引了更多人關注保護長江的公益事業,同時也為武漢打造了新穎獨特的數字形象。今天,科技不僅成為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重要助力,更推動著智慧城市建設,造福民生。

江豚回歸江城,重露微笑!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最多時有40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不乏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生物以及特有物種,有著長江生態“活化石”之稱的長江江豚就是其特有物種之一。然而多年來在人們無節制的捕撈之下,長江江豚的生存狀況一度變得岌岌可危,當前種群數量僅為1000頭左右。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規定,從2021年1月1日零時開始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漁計劃,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産性捕撈。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許多稀有物種又重回人們的視線。據央視新聞報道,2022年3月23日上午9時許,漁政執法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時,在武漢市江夏金口江段驚喜地發現成群的江豚在嬉戲捕食,實屬罕見。

  響應“十年禁漁”的政策號召,武漢市紮實推進“長江大保護”戰略落地,將“江豚重返武漢”作為重要抓手,推出《武漢長江高水準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建立武漢長江江豚繁育保種技術研究中心,並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嚴格監控禁捕水域,爭取全面打贏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如今成果初現,據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長江江豚在武漢城區江段已出現20多回、近180頭次。

  江豚又回來了,這是自然生態保護戰略落地的成果,也是科技守護“綠水青山”的佐證。

江豚回歸背後

“平臺+應用”織就“十年禁漁”一張網

  “十年禁漁”可以説是史上最嚴長江禁漁令。但是對於武漢市來説,要想在150.5公里長江幹流、72公里漢江幹流,以及4個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總面積達330.25平方公里的禁捕範圍內做到令行禁止,僅僅依靠人力是難以承受之重。應運而生的武漢市長江禁捕漁政監管信息化系統,解決了在大面積禁捕區內漁政執法發現難、取證難、集中處理難、風險多、安全隱患突出等矛盾和問題,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撈。

  作為武漢市長江禁捕漁政監管信息化系統的數字底座,華為雲充分運用先進的信息採集與傳輸、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全流域無縫覆蓋、全天候視頻監控、違法行為 AI識別與預警、預警信息精準推送、網格化巡查處置、人防技防統一調度等方式和功能,助力漁政執法和監管,實現了禁捕監管執法的違法識別、任務派發、處置辦理、上報反饋、綜合分析,以及調度決策的全過程管理。就是這樣一張覆蓋武漢“1+6+4”(1個中心城區、6個新城區和4個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禁捕區域的“天羅地網”,結合“人防、技防、物防”,並聯全市長江漢江流域監控系統,匯聚全流域監控視頻流,依託平臺澎湃的算力和高效的視頻處理能力,實現了動態信息可視化、目標監控多元化、水域監管智慧化,在打擊非法捕撈活動時做到了“四個一”,即“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一鍵報警、一網打盡”,實現了水上執法管理全天候、全覆蓋、無死角。武漢市長江禁捕漁政監管信息化系統自上線以來,很好地適應了複雜的環境,對長江、漢江禁捕區域實現了24小時觀測跟蹤,讓多桿釣魚、錨魚等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數字江豚”背後的最嚴禁漁令 華為雲助力武漢打響生態保衛戰_fororder_2

  作為武漢智慧禁捕的一項核心應用,武漢市長江禁捕漁政監管信息化系統與後端的武漢雲實現了有效聯動。前端採集的信息通過有線、無線等方式傳輸至武漢雲的漁政雲計算子系統中,經過AI智慧處理後,將預警事件反饋至漁政執法信息子系統,最終由漁政指揮人員在指揮中心統一實時調度指揮。武漢雲顧名思義,是武漢新型智慧城市的雲底座,也是華為雲參與打造的國內首個城市雲樣板,構築在華為雲的雲計算、雲原生、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基礎能力之上,遵從統籌建設、資源共享、綠色高效的建設原則,形成“全市一朵雲”,賦能並推動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政府治理、企業發展以及民生服務。

  武漢雲是一個能力聚合平臺,而以武漢市長江禁捕漁政監管信息化系統為代表的智慧禁捕則是“生於雲、長于雲”的應用,“平臺+應用”不僅織就了武漢“十年禁漁”的大網,更為武漢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城一雲”走天下

  智慧城市建設與政務雲的演進是相輔相成的,武漢雲就是最好的例證。武漢雲與華為雲聯合發佈的《2022武漢雲生態白皮書》指出,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正從政務服務改革向城市綜合治理的縱深演進,而政務雲作為智慧城市的雲基礎設施,也向著以集約化建設為主的城市雲方向演進,“一城一雲”成為必然趨勢。華為雲助力武漢打造“一城一雲”,為武漢夯實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並且依託AI、大數據技術等,提供跨部門的數據和業務協同,提高“長江大保護”的處置智慧化水準和處置效率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統計數據顯示,武漢雲自投入運營以來已服務武漢29家市委辦局單位、11家企業單位和6家信創域上雲業務,提供了包括諮詢、管理、實施和運維等在內的諸多服務,武漢市長江禁捕漁政監管信息化系統就是其中的代表;同時,以武漢雲為依託,還成立了武漢數字經濟産業創新聯合體和數字經濟總部區,吸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構建數字産業生態圈,孵化出大量科技成果。

  武漢雲是一個能力匯聚平臺,構建在華為雲“技術賦能體系、人才使能體系、創新孵化體系、産業聚合體系”四大能力體系之上,為當地政府、企業提供豐富優質的解決方案,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武漢雲又是一個對外賦能平臺,深入研究當地産業和行業需求,提供大量行業數字化應用,最大程度地滿足千行百業在數字化過程中的差異化需求,武漢智慧禁捕就是基於城市雲基礎延伸出來的一項服務,是“一城一雲”結出的碩果;武漢雲更是一個生態高地,在華為雲的助力和帶動下,有效匯聚産業生態,提升武漢雲本地生態構建能力,通過武漢雲應用商店與華為雲應用商店的協同,針對政務、教育、醫療、水務、製造、城市治理等不同政府機構,進行統一管理、統一發佈、統一下單和統一部署,拓寬生態服務空間,更好地服務本地行業客戶和生態夥伴。

  華為雲秉承“一城一雲”的理念,以“雲網合一,雲數聯動”為支撐構架,將政務服務與企業服務集于一身,致力於打造新型智慧城市雲基礎設施及服務。“一城一雲”走天下,如今華為雲已經走過50多座城市,累計服務超過600個政務雲項目,在150個城市與區縣成立了城市運營基地,其深厚的技術、産品、服務、生態資源和經驗積累在武漢、深圳、長沙、南昌、青島、襄陽等多個城市雲的建設中得到充分釋放和驗證。

城市雲在閃光

  華為雲“一城一雲”憑藉創新的理念、技術與服務,助力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態保護事業,同時推動城市智慧的建設與發展,拓展了新的市場空間。長江江豚回來了,自然生態進一步改善了,城市發展更快了,這一切改變的背後是技術的溫度,是生態的力量,是華為雲打造的城市雲基礎設施在閃光。

  華為雲通過技術創新、生態建設、對外賦能,不僅守護了自然界的“綠水青山”,更將雲的生態和能力發揚光大,讓城市更智慧、更具活力。

四年以來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行動

始終踐行“為美好做更好”的技術願景

已走過50多座城市

有300多家客戶和夥伴加入行動

惠及4000多萬人

在千行百業智慧升級的大浪潮中

發揮技術的力量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