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黃蓉):當地時間8月21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約翰內斯堡,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並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南非之行,多國人士熱切展望峰會成果與中非合作廣闊前景。埃及工業與外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沙姆·阿布·巴克爾·梅特沃利(Hisham AbuBakr Metwally)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金磚峰會恰逢其時,有助於在全球面臨多重挑戰的當下團結各方,共同尋找解決方案。他讚賞中國為非洲發展所作貢獻,稱“中非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中非合作堪稱典範”。
埃及工業與外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沙姆·阿布·巴克爾·梅特沃利
金磚峰會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尋找方案
希沙姆指出,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是本幣結算和建立共同貨幣問題,“阿拉伯國家經濟機構同樣對此表示歡迎。”此外,希沙姆説,關於金磚國家擴員的討論也熱度頗高,“外界十分期待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能夠‘添磚加瓦’,南非官方近日發佈的消息顯示已有20多個國家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其中包括埃及等多個阿拉伯國家。”
“當今世介面臨著多重挑戰,烏克蘭危機、糧食和債務危機等等,無不阻礙全球發展。尤其是非洲大陸,因其經濟脆弱性而受危機影響最嚴重。所以,本輪在南非召開的金磚峰會對於非洲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邀請世界聆聽非洲聲音。”希沙姆認為,峰會在這一關鍵時刻召開將提醒世界,在應對挑戰時共同參與到尋找解決方案的行動中至關重要。他期待本次峰會為各國提供擺脫困境的發展機遇,為全球共同繁榮與進步貢獻良方。
希沙姆駁斥了部分西方媒體對金磚國家的污衊,他強調,金磚國家“不是為了與七國集團競爭而成立的”,並援引南非金磚國家事務協調人阿尼爾·蘇克拉爾的話表示,金磚國家尋求的是“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代表性,更加公正、公平的全球架構。”
中非合作為非洲經濟發展注入動能
希沙姆認為,目前中非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他指出,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幫助非洲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為非洲大陸經濟增長注入持續動能。
“中非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希沙姆説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在自身有困難的狀況下依舊援建了坦讚鐵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向非洲捐獻了數以億計的疫苗。”他感慨,“患難見真情,中國總是在非洲大陸遭遇困境時率先伸出援手。”
近年來,隨著非洲各國陸續加入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一個個港口、機場、鐵路、發電站等基建項目在非洲大陸落地生根”。希沙姆舉例稱,中國企業在坦桑尼亞建設了覆蓋主要省市的國家骨幹光纖傳輸網,搭建聯通非洲大陸的海底光纜,“為非洲人民鋪就一條條‘信息高速公路’”。他認為這堪稱電信領域的國際合作典範。
除基建類項目外,希沙姆介紹稱,中國是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與非洲國家合作建設經貿合作區、經濟特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吸引各國企業赴非投資,併為東道國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帶動當地工業發展與産業升級。
“許多非洲國家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成為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希沙姆總結道,中非合作成果豐碩,造福非洲各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