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二次約會”成為美國是駭客帝國的又一鐵證
2023-09-15 18:15: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中國西北工業大學遭網絡攻擊案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在偵辦此案過程中,中方人員通過分析一款名為“二次約會”的間諜軟體,成功鎖定背後美國國家安全局工作人員的真實身份。這一重大發現,成為美國政府對他國發動網絡攻擊的又一鐵證。

  根據中國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發佈的報告,“二次約會”軟體是美國國安局開發的網絡間諜武器,可實現網絡流量竊聽劫持、中間人攻擊、插入惡意代碼等惡意功能,還能與其他惡意軟體配合完成複雜的網絡“間諜”活動。除此之外,中方人員還發現了被美國國安局遠程控制的跳板伺服器,其中多數分佈在德國、日本、韓國、印度和中國台灣。利用這些途徑,美方可對目標用戶實施長期竊密,並隨時能向目標網絡投送更多網絡進攻武器。

  諷刺的是,幾乎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公開一份《2023年網絡戰略》摘要,再次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國際銳評》評論員翻閱這份16頁的摘要文件後發現,第2頁就把中國列為網絡空間的“對手”,而且還設置專門的章節抹黑中國,甚至臆想中國會對美國本土發動所謂“破壞性網絡攻擊”等。在不少美國媒體看來,中國已經被美國防部確定為網絡安全領域的“最大威脅”。

  對外界來説,美方這招“賊喊捉賊”早已不新鮮。自2013年以來,美國政府就系統性採用所謂“點名”策略,圍繞網絡安全議題抹黑中國,但全都沒有證據。倒是美方自己的監聽劣跡不斷被曝光,甚至被抓個現行——

  2013年6月“棱鏡門”事件曝光後,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斯諾登拿出有力證據,揭露美國政府廣泛監聽國內外電話及互聯網通信,包括長期入侵中國華為公司總部伺服器、監控華為高管通訊等。

  2022年6月,西北工業大學發佈聲明稱遭受網絡攻擊,來自境外的駭客組織企圖竊取相關數據。此後,中國成功偵破此次網襲的幕後黑手是美國國安局下屬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TAO)。

  2022年9月,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發佈報告指出,近年來,TAO針對中國的網絡目標實施了上萬次惡意網絡攻擊,控制了數以萬計的網絡設備,竊取了超過140GB的高價值數據……

  一樁樁、一件件,中國是美國網絡竊密的主要受害者,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美國想給中國扣上“加害者”的帽子,其實是拿自己的行為來鏡像中國。

  相關專家對《國際銳評》指出,美方一方面利用間諜軟體對中國實施竊密,一方面又栽贓給中國,凸顯了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的錯誤認知。另外,隨著美國政客治理能力下降,渲染外部威脅已成為他們轉移民眾注意力的一種必用手段。同時,這也是為美國在網絡和信息化産業中對中國實施霸淩製造口實,為它進一步在境外實施網絡攻擊鋪路。

  正所謂“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從一戰後的“黑箱計劃”到二戰後的“三葉草行動”,再到冷戰時期的“梯隊全球監聽系統”,美國早已建成獲取全球情報的龐大系統。近年來美國更是憑藉互聯網等先天優勢,更為隱蔽、廣泛地收集數據,編織出龐大的監聽竊密體系。

  據報道“棱鏡門”事件的前英國《衛報》記者格倫·格林沃爾德統計,美國國安局曾在30天內遠程竊取全球970億封郵件和1240億條電話數據,其中德國5億份、法國7000萬份、西班牙6000萬份。為保存海量數據,美國國家安全局還在猶他州建造了全美最大的數據中心,可存儲100年的全球電子通信數據。今年上半年,美國五角大樓又發生“泄密門”事件,顯示美方不僅深度介入俄烏衝突,還持續監聽烏克蘭、韓國、以色列高層等,甚至監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其他聯合國官員之間的對話。

  誰對全球搞無差別監聽竊密?誰是全球網絡空間的最大威脅?美國已經用所作所為給出了答案。西北工業大學遭網絡攻擊案取得重大突破,顯示了中國防範抵禦外部網絡攻擊的能力,以及維護全球網絡安全的決心。相信隨著各國網絡安全建設能力的持續提升,美國在網絡空間霸道妄為的時代終將走向黃昏。(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