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長風萬里向未來 ——寫在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舉辦之際
2023-09-15 18:39:31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磊

  桂 言

  金秋九月,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如約而至。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朱槿花迎風盛放;南寧東盟國際商務區,扁桃樹林木蔥蘢……秀甲天下的八桂大地,正張開雙臂,喜迎四方賓朋。

  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國際班列禦風疾馳;北部灣港口,往來船舶千帆競發……蓄足動能的壯美廣西,正面朝大海,逐浪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西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後勁也在開放。”全面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廣西挺膺擔當、主動作為。

  開路架橋,建交通樞紐;移山跨海,出百里運河;內通外聯,興千里邊貿……廣西正加快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走活開放發展這盤棋。

  (一)

  平陸運河入海口,國之重器“天鯨號”忙於疏浚;西江銜接處,無人測量船晝夜兼程……

  盛世修運河,運河興盛世。

  開建新中國首條運河——平陸運河,滿載“一河貫通、八桂向海”願景,是廣西所盼、桂運所繫。孫中山先生100多年前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的構想,正在今天成為現實。

  “世紀工程”平陸運河,一頭連著山,一頭連著海;一頭連著黨中央期許,一頭連著民心所向。

  2017年4月和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在廣西考察,都強調要打造和發展“向海經濟”。

  牢記領袖囑託,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形成的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1+1+4+3+N”目標任務體系中,一大任務,就是“全方位實施向海發展戰略。”

  向海,百川匯流,區位優勢就是發展優勢。

  “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作為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通過構建江海聯動、海鐵聯運、水陸並進、空港銜接“四位一體”現代立體交通格局,成為我國西南和中南地區面向東盟的最便捷出海大通道。

  向海,逐夢深藍,向海經濟成為發展新引擎。

  2022年,廣西海洋生産總值達2296.9億元,同比增長4.2%。北部灣經濟區4個城市的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5%,向海經濟,後勁十足。

  向海,逐綠而進,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

  八桂大地,山水秀麗。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2.55%,居全國第三。守護“綠海洋”,做足水文章,“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跨海大橋與“海上森林”同在,大工業與白海豚並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向海而興,向海圖強!

  百舸爭流競西江。廣西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船閘,2020年過貨量突破1.5億噸,超過長江三峽樞紐。“黃金水道”,千里流金。

  風生水起北部灣。北部灣經濟區4個城市以不到廣西五分之一的面積、四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全區三分之一的生産總值。

  大河安瀾向東流。國家水網建設重要骨幹工程——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將打通黃金水道關鍵節點,黔江通航可由300噸級提高至3000噸級,大幅提升航道運輸能力。

  守著“金水運”,端上“金飯碗”。

  自治區黨委、政府強調,推動廣西高水準對外開放,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通“任督二脈”,促進內外聯動。

  “內”——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國家戰略,促進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兩灣”聯動。

  “外”——深化與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搶抓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和RCEP生效實施等重大機遇,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打通“任督二脈”,關鍵之中,更有“關鍵”。

  在這過程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具有牽引性作用。去年8月,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開工建設。通江達海、整體規劃、一次建成、系統運行,廣西正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運河建設。

  平陸運河2026年建成後,將開闢珠江—西江第二個入海航道,結束廣西有江臨海但江海不能直接通航的歷史。

  一河通,江海連;一子落,滿盤活。

  廣西高品質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二)

  北部灣港,潮平岸闊,風正帆懸。

  碼頭一片忙碌,卻鮮見人影,智慧導引運輸車,正有條不紊運送集裝箱……全國首個海鐵聯運集裝箱碼頭——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作業效率提高30%,操作人員減少90%。

  碼頭所屬的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正在建設和完善“海陸空鐵水”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構建外聯內暢、通江達海、高效便捷的大交通格局。

  開放大格局,助推發展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開放發展寄予厚望。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總書記在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對廣西提出“五個更大”重要要求,強調“要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沿著領袖指引的道路勇毅前行,八桂兒女重實效、強實幹、抓落實。

  汽笛聲聲。貴南高鐵“貼地飛行”,連通黔桂,山海相連天塹通,道阻且長成追憶。開放合作向內陸縱深推進,陸域資源要素朝海洋聚集。

  江河滾滾。依託西江黃金水道和平陸運河,廣西5800多公里內河航道網、雲貴部分地區航道與海洋運輸直接貫通。江海聯動,撬動區域經濟版圖,創造新的發展契機。

  民生切切。近日,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建設,建成後將牽引帶動全區水網建設,為4個市21個縣(市、區)近1400萬人提供可靠供水水源,解決區域城市及重要工業園區供水問題,可恢復改善130萬畝灌溉面積,新增超20萬噸糧食産能。

  上善若水,澤被萬物。八桂兒女解放思想,開放創新,擔當實幹,著力打造多方“通途”——

  政策溝通,強化合力。今年在南寧召開的沿邊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大會,廣西、黑龍江、雲南聯動,在規則對標、園區建設、産業發展、貿易升級等方面“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強三省區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提升發展。

  貿易暢通,激發活力。今年上半年,廣西邊境口岸城市不斷提高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及口岸競爭力,邊境貿易進出口626億元,同比增長126.3%,邊貿旺,旅遊熱,産業穩。

  人文相通,同心協力。壯鄉“劉三姐”風靡東南亞,廣西電視劇譯製片出國“圈粉”無數……人文、旅遊、智庫、媒體等領域的合作交流,見證的,是中國和東盟十國民眾從相知走向相親的奮鬥歷程;傳播的,是和合共生建家園、命運與共向未來的美好旋律。

  一個“通”字,立體而多元,集合高水準、深層次、寬領域的意涵。

  “硬體”通,更需“軟體”通。廣西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新增超過100項;企業開辦實現7個事項1個工作日辦結,與大灣區同步;全區跨境貿易便利度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保持在全國前列。

  辟“暢通”,物暢其流,山海咫尺之間。平陸運河建成後,西南地區貨物經平陸運河出海,較經廣州出海縮短入海航程560公里以上,預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運輸費用每年節約52億元以上。

  謀“常通”,找準癥結,打通發展堵點。自治區黨委結合開展主題教育,集中開展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品質發展調研服務,推進“三升兩去三消減”,以突出問題的“減法”換取企業成長的“加法”……營商環境正變得“水清岸綠”。參加第三屆世界桂商大會的企業家紛紛表示,“看好在廣西投資創業的機遇和前景,有意願加大投資力度。”

  保“長通”,守正創新,加強頂層設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4年來,形成134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區複製推廣,其中48項為全國首創;制度創新激發發展活力,以不到廣西萬分之五的土地面積,實現全區37.1%的外貿進出口額和39.4%的實際使用外資額。

  創新如潮涌,發展氣象新。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舉辦20週年,中國和東盟交流互鑒的“南寧渠道”越走越寬。

  渠者,水道也。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一條條“渠道”被打通,實現投資、生産製造、貿易、消費、資金流動、人員往來、物流暢通、政策創新、平臺開放利用等全方位全過程便利化。

  (三)

  水潤大地,聯接世界。廣西高水準開放發展如春江潮涌,通向的是經濟全球化的未來。

  到世界經濟的大海中弄潮,廣西要解決的是“橋”或“船”的問題。

  用好兩個市場,先行者利好。

  從1990年起開拓國際市場,廣西柳工集團至今在全球已擁有30家海外子公司和機構,4家海外製造工廠,5大全球研發基地,300多家經銷商,為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産品和服務。

  盤活兩種資源,破局者爭先。

  廣西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承接了卡塔爾天然氣企業油氣鋼管項目並開工製造。這是廣西首個海外油氣鋼管項目,標誌著廣西本地海上裝備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取得了新突破。

  融入“雙循環”,探索者多贏。

  目前,廣西67家備案登記農業企業率先“走出去”,一批優質農業企業在越南、柬埔寨、老撾、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毛裡塔尼亞等國家,建設9個境外農業合作示範區,在區內建設了4個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

  近日,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推進高水準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決定》,從六個方面對廣西開放發展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展望,從現在通向未來,廣西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上下齊心攻堅克難、創新突破。

  遠眺,目標催人奮進。通過兩到三年努力,初步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四到五年,基本建成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到2030年,如期完成“三大定位”使命任務,全面建成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實現目標,唯有實幹。今日廣西,舞臺前所未有,發展前景無限。

  八桂大地,乘浩蕩東風、馭開放之勢,必將在高品質發展中與世界攜手共贏。

  9月16日至19日,以“和合共生建家園,命運與共向未來——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和打造經濟增長中心”為主題,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舉行。

  20年來,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在東博會和峰會上得到全方位呈現,雙邊合作不僅給地區帶來實惠,而且推動了全球經貿向前發展。

  20年來,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從1000多億美元增長至近萬億美元。中國連續14年成為東盟最大貿易夥伴,東盟連續3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開放廣西,熱情擁抱東盟。2022年,廣西與東盟進出口總額2811億元,佔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2.6%。東盟連續23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

  自信廣西,闊步走向世界。廣西已與39個國家建立友城127對,居全國第四位;東盟友城58對,居全國首位。此前的19屆東博會和峰會,超過40個國家110多萬客商參加。

  廣西“開放牌”,張張精彩;廣西“朋友圈”,越擴越大。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東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走過20載的東博會和峰會常辦常新,未來可期。

  過去二十年,走過的是“黃金十年”“鑽石十年”,未來,是“鑲鑽成冠”的十年、二十年……廣西,將聚焦制度型開放、高水準開放,持續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充分發揮“南寧渠道”作用,助力共建中國—東盟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

  面朝大海,向海圖強,廣西是有預期、有未來的地方!

  今天,天涯咫尺,開放發展正當其時。讓我們敞開胸懷、擁抱世界,開放合作,共享共贏。

  今天,山海將連,開放發展恰逢其勢。讓我們牢記領袖囑託,以初心為帆、以實幹為槳——

  乘長風萬里,創美好未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