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5日,歐盟對烏克蘭部分外運農産品在五個中東歐國家自由交易的限制措施到期。歐盟委員會當天決定不再延長這一禁令。
此決定受到烏方的歡迎,卻引起相關中東歐國家的不滿。
雖然歐委會一直呼籲這些國家不要採取單方面措施,但波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三國強調,不會以犧牲本國農民利益為代價而遵從歐盟的錯誤決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經延長的三國禁令已于16日生效,而且涉及的烏農産品範圍進一步擴大。
這一做法被歐盟視為違反單一市場規則,同時被烏克蘭領導人視為“不符合睦鄰關係”。
《紐約時報》評論稱,此事再次給歐盟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團結”帶來威脅。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他們更願意代表美國的利益”
好好的,“友誼的小船”怎麼説翻就翻?
這就要説到歐盟跟隨美國“挺烏制裁”衍生出來的糧食問題了。
自去年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因擔心“歐洲糧倉”出口受阻,歐盟委員會去年5月開闢了一條過境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的所謂“團結通道”。
隨後,烏克蘭大約一半出口農産品被轉移到了這條陸路通道。但由於歐盟暫停對烏農産品徵收關稅並取消進口配額限制,加之中東歐國家物流能力有限,大部分烏農産品最終滯留在這些地區,對當地市場造成衝擊,引發多國農民抗議。
在此背景下,波蘭率先於今年4月15日單方面宣佈禁止烏克蘭部分農産品入境,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隨後跟進。
經談判協商,歐盟5月宣佈臨時禁止烏克蘭部分農産品在上述五國自由交易,只可通過五國運往其他地區。該禁令有效期原本只到6月5日,後延期至9月15日。
波蘭和匈牙利等國先前多次呼籲繼續延長禁令,但最新事態表明,它們與歐盟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矛盾再起。
美聯社報道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帶頭與歐委會分庭抗禮的波蘭一向被認為是烏克蘭在歐盟內“最堅定的盟友”,為什麼也會對烏農産品説“不”呢?
原因很簡單,無條件支持烏克蘭的“政治正確”是不能當飯吃的。
危機爆發一年多來,在支持烏克蘭問題上樣樣走在前面的波蘭,也因跟風制裁俄羅斯而收穫了苦果。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波蘭去年的年均通脹率高達14.4%;今年2月通脹率曾升至18.4%,為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即使在歐洲總體通脹水準有所降溫的背景下,波蘭8月通脹率仍高達兩位數。
波蘭中央統計局提供的波蘭月度通脹率圖表
隨著燃油、天然氣、化肥、農用器具等價格大幅上漲,糧食生産成本一路飆升。此時大量流入的烏克蘭農産品又造成糧價大幅下跌,波蘭如何吃得消?!
烏克蘭農産品問題只是反映歐盟內部失和的最新一例。
至於究竟是什麼影響了歐盟團結?也許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一番話能説明問題。
歐爾班日前在一檔電臺節目中強調,此次拒絕延長烏農産品進口禁令的決定再次表明,歐委會拒絕站在自己的成員國和歐洲民眾一邊,而更願意代表美國的利益。
“今日匈牙利”新聞網報道截圖
“歐洲之危”成了“美國之機”
的確,在這個問題上,遠離烏克蘭的美國一直是“飽漢不知餓漢饑”。
烏克蘭糧食本來更多是通過黑海港口外運。正是美國發起的對俄制裁未能保證俄烏雙方農産品的公平出口,從而導致來之不易的黑海港口農産品外運協議無法延長,才會有越來越多的烏克蘭農産品轉而借助“團結通道”涌入歐洲,造成如今局面的出現。
而在糧食問題給歐洲帶來麻煩的同時,美國的糧食巨頭卻借機大發其財。
雅虎財經圖表顯示,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持續,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美國邦吉公司股價一路看漲。
同樣的操作也發生在跟這場危機有關的各個方面。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歐洲在美國裹挾下跟風制裁俄羅斯,令自己首當其衝遭到反噬。
隨著制裁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美國輕鬆奪走了歐洲的能源安全主導權,在借機向歐洲高價出口油氣大發橫財的同時,不斷推高著歐洲的通脹水準。
歐盟統計局日前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8月歐元區核心通脹率仍達到5.3%,高於市場預期。
美國《巴倫週刊》網站報道截圖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出臺的《通脹削減法案》等一系列保護主義産業政策還試圖借助本國低廉的能源成本和優厚的財政補貼,以歐洲等其他地區的“去工業化”為代價來實現美國的“再工業化”。
金融分析公司“標普全球”本月發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僅為43.5,低於此前預期。
就這樣,在能源危機和美元霸權中成為最大輸家的歐洲,眼睜睜看著“歐洲之危”變成了“美國之機”。
近日,美國記者、專欄作家和政治評論員布拉德利·布蘭肯希普以《歐盟不知道如何不再成為美國附庸》為題撰文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15年裏,跨大西洋關係一直處於一種對華盛頓有利的不平衡狀態,而美國政府利用烏克蘭危機進一步強化了這種不平衡。
文章直言,要擺脫困境,歐盟需要實現外交多元化,退出跨大西洋關係。但如今的歐洲已經形成了對華盛頓的嚴重戰略依賴,甚至完全成為了美國的附庸。
“對於歐盟的增長模式及其實現戰略自主的希望來説,這是一個黯淡的局面。”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文章引用歐洲智庫的數據指出,2008年,歐盟(包括英國)的經濟規模略大於美國(16.2萬億美元對14.7萬億美元);到了2022年,美國經濟規模已增至25萬億美元,而歐盟和英國的經濟總量僅為19.8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