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絲路畫卷·築夢丨阿利耶夫:穿行絲路的漢學家
2023-09-30 17:16:2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王魯平

  習主席曾説過:“‘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如今,有不少穿行在絲路之上的文明使者,為中國與外界的文明交流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阿塞拜疆漢學家阿格申·阿利耶夫,聽聽他的絲路故事。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你們還知道《論語》的一些名言嗎?

  小學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小學生: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對,這句最有名。你呢,你也來舉一個。

  小學生: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你剛才説的這個名言,其實在我們國家(阿塞拜疆)是孔子最有名的名言。

  阿格申·阿利耶夫,“一帶一路”青年漢學家聯盟主席,阿塞拜疆漢學家,同時也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阿塞拜疆語專業創始人。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阿塞拜疆是中亞五國中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國家。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語言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通過語言我們可以彼此理解,相互學習,增進友誼,也可以消除對異國的一些偏見。曼德拉説過,如果我們用他人能聽懂的語言與之交談,那麼我們只能説到他的腦子裏。如果我們用他人本民族語言與之交談,那麼我們可以説到他的心坎裏。

  隨著中阿兩國投資合作穩步增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物流等領域的合作全面推進,阿塞拜疆已成為中國在中亞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2015年北京外國語大學開設阿塞拜疆語專業,2018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我自己想,如果沒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中國阿塞拜疆語專業的建設工作,可能不會那麼快。

  北京外國語大學第一批阿塞拜疆語專業學生 李羽姍:當時報考北京外國語大學,是因為這個學校首次開設了阿塞拜疆語專業,這也是全國第一次開設這個專業。我覺得通過阿塞拜疆語這個鑰匙,可以進一步幫助我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

  目前,阿利耶夫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阿塞拜疆語專業教研室主任。同時作為“一帶一路”漢學家,他也成了中國文化輸出和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

  阿利耶夫認為中國古代哲學是世界文明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直到今天都在影響著中國和世界。他希望讓阿塞拜疆人也能更加直接地了解中國文化。目前,他正在把中國經典古籍《論語》翻譯成阿塞拜疆語。中阿兩國的文明交流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古絲綢之路。阿利耶夫説阿塞拜疆語中至今還保留著來自中國的典故。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比如説阿塞拜疆有這樣的祝福語,叫“Arzun çin olsun”。如果從字面看,如果字面翻譯的話,它的翻譯是“祝你的夢想成為中國”。但是從語言學角度去研究的話,我們所謂的“Çin”(秦),我們把中國稱為“Çin”(秦),就是秦朝的秦,秦始皇的秦,這也代表中阿之間文化交流的歷史。這個“Çin”其實是漢語“真”字的音譯。所以我們今天如果把“Arzun çin olsun”翻譯成漢語的話,應該這樣翻譯,“祝你的夢想成真”。

  2001年9月,阿利耶夫作為一名公派留學生來到中國攻讀漢語專業。2016年他結束了在上海師範大學的學習,來到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工作。回憶往事,阿利耶夫覺得此生能與中國結緣,非常幸運。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2001年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去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住了一天。我記得當時校門口有個書店,我進書店買了兩本書,一本是英語漢語小詞典,還有一本是漢語英語圖解詞典。當時這本書特別漂亮,特別吸引我。這讓18歲的我心裏産生了這樣一種願望,我希望將來我也寫一本漢語阿塞拜疆語圖解詞典。17年以後我就實現了這樣的願望。我編輯的詞典詞彙量比我買的那本書還多,有18000多個詞條。現在這本書是學生用得最多的工具書。

  近年來,對接“一帶一路”倡議,阿塞拜疆啟動了許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巴庫國際海上貿易港、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跨國鐵路等。阿塞拜疆國內的漢語學習需求十分旺盛。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阿塞拜疆的孔子學院、中文系,還有孔子課堂都集中在首都巴庫,其他城市對漢語感興趣的年輕人沒有學漢語的機會。所以我們通過遠程的方式吸引非首都的年輕人學習漢語。

  阿塞拜疆語言大學孔子學院學生: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巴庫大學學生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巴庫大學學生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巴庫大學學生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阿塞拜疆漢學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我希望將當代中國高速發展的故事,講給更多阿塞拜疆人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