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0月3日,法國外長科隆納到訪亞美尼亞。
此行何意?
此前一天,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分別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即納卡地區)問題表態。
亞美尼亞方面表示,已有超10萬名“流離失所者”從納卡地區進入亞美尼亞,不過大規模的人員流入“已經結束”。
阿塞拜疆總統辦公廳宣佈,已在納卡地區啟動“流離失所者”“重新融入”阿塞拜疆社會的相關工作。
路透社報道截圖
納卡地區位於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雖然兩國1994年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但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不久前,阿塞拜疆以“反恐行動”為名對亞美尼亞控制的納卡地區發動軍事打擊,新一輪納卡衝突爆發。衝突導致大量亞美尼亞族平民逃離該地區,涌向亞美尼亞邊境的臨時收容中心。
超10萬難民經納卡地區涌入亞美尼亞(圖自聯合國難民署)
世界衛生組織駐亞美尼亞區域主任特別代表瑪瑟·埃弗拉德説,當地政府正在“盡其所能,為難民提供免費交通”,但危機非常嚴重。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在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圍繞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的衝突雖已平息,但兩國關係距離實現正常化“尚有距離”。
與此同時,西方媒體報道稱,亞美尼亞已要求歐盟對阿塞拜疆實施制裁。對此,孫壯志認為,西方若以單邊支持的方式介入,或將加劇地區局勢複雜性。
“西方特別是歐盟和美國,試圖排除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並進行滲透。這種情況會導致該地區大國地緣政治博弈進一步升級,對未來的地區格局産生非常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