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記者 王魯平 婁珂馨):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進博會“朋友圈”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多名政商學界國際人士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舉辦的進博會幫助許多國家産品走出國門,中國開放包容的經濟發展模式惠及世界其他國家。
睿納新國際諮詢首席執行官、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別主任芮婉潔(Hannah Ryder)表示,進博會促進全球商品貿易,對非洲國家意義重大。“非洲當下正尋求能夠宣傳推廣非洲增值産品的平臺,希望通過增值産品出口拉動國家外匯收入,在刺激經濟的同時帶動就業,”來自肯尼亞的芮婉潔説,“進博會的舉辦送來東風。”她認為,對於許多非洲國家而言,參與進博會是行銷本國産品的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充分發揮電商渠道的作用,確保産品能夠順利銷售並送抵消費者手中。
芮婉潔稱,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迅猛,非洲國家也受到中國啟發,正穩步踏上發展電子商務之路,非中電商合作更是孕育出豐碩成果,一些中國電商平臺在非洲落地開展業務。她舉例稱,阿裡巴巴與盧旺達政府合作,在當地推出非洲首個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解決物流難題,讓商品能夠更快抵達消費者手中。另一方面,非洲國家在積極尋求同中國企業建立更加廣泛的合作與聯繫,讓更多的非洲産品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比如服裝、珠寶和護膚品等。
“電商領域的非中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她強調,中國消費者有機會接觸到非洲産品,而非洲國家則能夠擴大對華出口。未來,電商行業的發展有望給非洲帶來更多機遇,助力非洲經濟增長態勢持續加強。
芮婉潔特別提到,採購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大量國際市場上的交易是通過政府間採購達成的。非洲在國際貿易中常常充當著“供應商”,進博會作為全球性採購平臺對非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此外,中國躋身世界製造業第一強國的事實讓非洲備受鼓舞,她表示,非洲也在全力發展製造業,希望非洲製造能夠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俄羅斯俄中商會會長巴維爾·基帕裏索夫(Pavel Kiparisov)告訴記者,他認為進博會為俄中兩國創造了寶貴的合作機會。近年來,俄羅斯與中國間貿易額增長迅猛。他同樣提到了電商行業的廣闊前景,稱電商的發展“是貿易的未來”。基帕裏索夫介紹稱,俄羅斯電商平臺與中國企業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俄羅斯郵政也同中國物流快遞公司建立了合作。他期待進博會能夠促進資金流動,幫助各國貿易與商業發展。
羅馬尼亞經濟學家安德烈·拉杜列斯庫(Andrei Rădulescu)博士指出,進博會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有利於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貿易發展,為歐洲國家帶來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他分析稱,當下全球貿易整體呈現衰退趨勢,未來幾年亞洲將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心,“進博會在亞洲舉辦,積極影響會輻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