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國家哥斯達黎加在西班牙語裏意為“豐饒海岸”,該國有著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線,海洋生物豐富。然而,近日對哥斯達黎加卡尼奧島生物保護區的監測顯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海水溫度升高,保護區的珊瑚80%出現白化,帶來嚴重的生態危機。
今年6月開展的一項海洋研究顯示,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哥斯達黎加沿岸的海水溫度顯著升高,給珊瑚生存帶來極大壓力,迫使珊瑚排出對它們的生存至關重要的藻類,從而導致珊瑚白化。
哥斯達黎加海洋保護機構項目主任 勞拉·范諾普登博斯:珊瑚與藻類相互依存,但水溫升高後藻類就會失去作用,失去作用的藻類會迫使珊瑚將它們排出珊瑚礁內。色彩鮮艷的藻類減少了,珊瑚就出現白化。這種白化後的珊瑚最多能存活幾個星期。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珊瑚會大規模死亡,而許多以珊瑚為家的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也將失去巢穴。珊瑚對於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岸線等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員指出,珊瑚大面積白化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哥斯達黎加海洋保護機構項目主任 勞拉·范諾普登博斯:珊瑚是許多動物、魚類、無脊椎動物的家。珊瑚對我們來説還是一個天然屏障,它們就生長在我們的海岸周圍。但問題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正在增加,因為氣候變化、人類影響和我們正在造成的污染。
專家表示,由於氣候變化,地球正面臨著“超級厄爾尼諾現象”。因此採取行動保護環境,提高人們對人類活動如何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認識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