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改革開放40週年。當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宣佈,“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2023年,又一重要時間節點——改革開放45週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10週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寄望長三角“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並實施5年來,長三角區域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持續位居全國前列,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贏得了戰略主動。同時也要看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許多深層次問題有待進一步破解。
在座談會上,總書記對於如何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作出重要部署。《時政微觀察》以三個關鍵詞為你解讀。
對於長三角的戰略定位,在2020年8月召開的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深刻闡述——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高品質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改革開放新高地。
“長三角”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我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近年來,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年均增速達到9.47%,23個重大科研基礎設施、4萬餘臺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高水準科技供給有效支撐著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11月28日至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考察調研。這是他考察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了解上海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
在此次座談會召開之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了解上海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
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10年來上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及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進展。這些成果表明,上海有基礎也有條件按照黨中央要求建設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為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地區加強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跨區域協同提出了新要求——“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營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等。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技自立自強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考量,要求長三角地區以科技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好聯動長江經濟帶、輻射全國,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歷史主動、積聚新動能、跑贏新賽道。
“當年,你們這裡和上海隔江相望,南通不好‘通’,現在跨江大橋建起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此‘南通就好通’了。”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説的“南通好通”,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寫照。
長三角區域內交通網日益密集完善。如今,蘇州人下了班就可以坐地鐵去上海迪士尼看煙花。
在長三角(湖州)産業合作區,兩條總長近20公里的主幹道基本通車,未來合作區與安徽廣德的通行時間將由45分鐘縮短至15分鐘。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但一體化發展除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要的是打破無形的路。
“重點領域、重點區域一體化尚需努力,産業鏈供應鏈分工協作水準有待提升,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龍頭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座談會上,總書記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長三角三省一市,單拎出來一個,都是響噹噹的角色——上海是中國的開放前沿、創新高地,江蘇實體經濟強勁,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安徽擁有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厚積薄發的科技資源等。
如何破局,激發強強聯合的更大活力?總書記指出,從體制機制上打破地區分割和行政壁壘,為一體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比如: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合,分類推進各領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加強各類交通網絡基礎設施標準跨區域銜接,有序推動産業跨區域轉移和生産要素合理配置等。
如此,才能使長三角真正成為區域發展共同體。
展開地圖,作為橫貫東西、暢通南北、連接陸海的重要樞紐,長三角是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的重要交匯點。
從2013年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誕生,到2020年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長三角地區已實現自貿試驗區全覆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還需提升發展品質效率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改革開放進一步向縱深拓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長三角區域要“推進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的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強改革經驗互學互鑒和複製推廣,努力成為暢通我國經濟大循環的強大引擎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
在上海,浦東落地全國首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建立全國首個支持離岸貿易真實性審核的“離岸通”平臺,設立“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東南亞分中心、東亞分中心等。這些首創,讓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2023年6月25日,在安徽合肥市瑤海區長三角數字科技示範園,一家電子科技企業的工作人員在電感器生産車間作業。
在安徽,一家企業聯合行業上下游骨幹企業、高校、社會資本共同發起國家智慧語音創新中心,將集中力量攻關工業AI等一批門檻高、行業又急需的共性技術,努力在國際上發出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的聲音。
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長三角優勢産能、優質裝備、適用技術和標準‘走出去’”要求的生動體現。
未來,長三角有望成為全球規模體量最大的城市群,引領中國城市群共同參與全球競爭。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唯有堅持穩中求進,一任接著一任幹,才能不斷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
謀劃長遠,幹在當下。
監製丨耿志民
製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