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終歲末,不少國家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年度詞彙,以此反映民眾對這一年的看法。
當地時間12月8日,德國一個語言學家評委小組宣佈,“危機模式”成為德國2023年的年度詞彙。
路透社報道截圖
德國德語協會解釋稱,“危機模式”包含了公眾對俄烏衝突、巴以衝突、氣候變化、通貨膨脹等多重危機的焦慮情緒。
該機構表示,“危機總是存在的”,但現在好像有“太多危機”,“危機”甚至已經成為“常態”。
該協會還列舉了歐洲房地産崩盤、國家教育系統成果惡化等“讓德國人神經緊繃”的狀況。
不僅如此,德國國內近來也因財政難題而倍感壓力。
11月,德國憲法法院作出裁決,禁止使用專項基金為工業項目和福利等一系列措施提供資金,聯合政府的預算計劃因此被撕毀。此後,政府一直在商討到底是要削減數十億美元開支,還是在明年連續第五年暫停“債務剎車”機制。而後者,根據憲法,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能進行。
德語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説,不確定性、恐懼、憤怒、無助和無力感,充斥著許多人的日常生活。
“在冷漠和危言聳聽之間,我們很難找到一種適當的方式來應對當前的特殊情況。”
德國之聲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新聞眼》
總臺記者丨樊夢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賈延寧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