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非洲科學院前院長:非中農業合作助力非洲織好“糧食安全網”
2024-01-19 18:03: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殷亮

  國際在線專稿:南非主流媒體獨立傳媒網站1月16日刊發非洲科學院前院長菲利克斯·達帕雷·達科拉的署名評論文章,達科拉教授高度評價非中農業合作成果,讚賞中國積極幫助非洲加強糧食安全,維護糧食主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

南非獨立傳媒網站文章截圖

  文章開篇指出,多年來,非洲與中國在經貿、安全等領域的合作蓬勃開展。近幾年,非中合作聚焦科技創新,謀求共同發展。越來越多的非洲學生不再熱衷英國、美國等傳統留學國家,選擇前往中國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文章稱,在教育領域,非中合作的重點之一是農業科技與創新技能培訓。中國利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而非洲擁有全球超過60%的可耕地,卻難以保障自身糧食供給和安全,因而非洲迫切需要學習中國的農業發展機制。達科拉強調,“這對於應對非洲人口基數龐大且日益增長帶來的挑戰具有重大意義。”

  他在文章仲介紹稱,非洲科學院是非洲最高學術機構,目前正在尋求借鑒中國的先進科技來解決非洲的糧食安全問題。為此,非洲科學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多家中國學術機構及高校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近年來非中農業科創合作項目不斷增多,農業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非洲的糧食安全和糧食主權織起了一張安全網。

  文章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平臺框架下,非中雙方通過聯合研究與示範、農業技術轉讓及培訓等多種方式,在作物育種和現代栽培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為非洲農業技術發展、解決非洲糧食安全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文章舉例稱,中國同非洲國家分享了超過1000份綠色超級稻材料,相比于非洲當地稻種,中國水稻品種增産20%以上。當前,非洲已從中國引進大量新作物品種和新技術,許多新設備投入使用。

  文章最後,達科拉指出,憑藉其廣闊的可耕地,非洲農業發展將成為確保全球糧食安全的關鍵。《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提到,非洲農業發展依然面臨基礎設施和農業設備匱乏、産業鏈供應鏈不完備等制約因素。中國積極探索中非農業合作新途徑、助力非洲加強糧食安全的做法值得效倣和讚賞。過去,非洲一直囿于接受糧食援助而非保障糧食主權的技術援助,如今得益於非中農業合作,非洲糧食生産自給自足乃至富饒出口的“新曙光”已然顯現。(史赫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