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新社近日報道,為保護紅海商船,27個歐盟成員國已批准一項設立軍事特派團的計劃。
這一名為“盾牌行動”的軍事特派團的任務包括部署歐洲軍艦和空中預警系統,以保護紅海、亞丁灣及周邊水域的貨船。
部署特派團行動的正式決定將於2月19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外長會上作出。
路透社報道稱,德國“黑森”號護衛艦已于當地時間2月8日啟航前往紅海區域,參加“盾牌行動”。
歐盟的軍事特派團將由哪些兵力構成,具體執行什麼任務?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認為,歐盟成員國主要派出防空和反導能力比較突出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也會出動一些預警機以及海上的反潛巡邏機,集中這些海空兵力在紅海區域進行常態化巡航。歐盟成員國派出的這一軍事特派團主要是執行保護和防禦性任務。
當也門胡塞武裝針對紅海區域內發射反艦導彈、反艦彈道導彈以及自殺式無人機時,歐盟成員國的驅逐艦、護衛艦以及其他兵力會對其進行火力攔截。
但對於美國或者美英聯手發動的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進攻性的軍事行動,目前來看歐盟是不會參與的。
即便歐盟成員國長時間在紅海地區展開軍事行動,也還會把任務屬性定位在防禦或者進行保護的層面上。
當地時間2024年2月3日,塞浦路斯阿克羅蒂裏皇家空軍基地,一架英國皇家空軍颱風FGR4飛機準備起飛,對也門胡塞武裝目標進行進一步打擊。
那麼,歐洲國家為什麼沒有選擇在北約的框架內組織兵力?
魏東旭分析,針對美英空襲也門胡塞武裝,歐盟顯然持不同立場,也有不同態度。即使組建了軍事特派團,其定位也非常明確,就是只防不打——不會參與美英針對也門胡塞武裝開展的進攻性的作戰行動。
面對紅海危機,歐洲尤其是歐盟,會彰顯自身在北約框架之外執行維護區域內穩定的能力。
也就是説,在這樣的狀態下,尤其是涉及到歐洲經濟、歐洲海上運輸線安全的敏感事件,歐洲國家還是願意團結一致發出有別於美國的聲音。
這也體現出,在防務方面,尤其是在防務自主化和一體化方面,很多歐洲國家並不想僅依靠北約,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團結,在聯合防衛政策、防衛一體化方面不斷向前推進,並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魏東旭
編輯丨朱宛玲 單立娟
簽審丨李 嚴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