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在亞太地區不斷攪局、妄圖打造“亞太版北約”,2024年開年至今,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持續承壓。
美日韓強化軍事勾連
1月以來,朝鮮半島形勢持續緊張,朝韓對立加劇。
形勢發展至今,實是事出有因。
早在去年9月,韓國舉行大規模閱兵時,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將構建“美國的核資産和韓國的非核資産相結合”的一體化應對體系,美方戰略武器可隨時出動朝鮮半島,提升對朝威懾力。
接著,韓美日在去年11月共同制定了“多年三方演練計劃”。
今年1月,朝鮮調整對韓關係政策,表示北南不再是同一民族,而是敵對方、交戰方,永遠無法實現統一。
朝方坦言,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美國及其在東亞地區的追隨勢力日本和韓國的反朝對抗活動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
“對抗活動”以多種方式彰顯著敵意。
當地時間2024年1月,美國海軍“基德”號、“卡爾·文森”號航母參與韓美日海上聯合軍演。
——韓美日三方1月中旬在濟州島以南公海舉行海上聯合軍演,美國“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參與演習。
——僅僅幾天后,據韓美兩軍通報,韓美日三方又于1月22日在朝鮮半島附近上空進行了聯合空中演習,這是三方首次舉行聯合空中軍演。
可見,域外國家美國一方面聲稱對半島緊張局勢感到擔憂,一方面卻借機強化軍事同盟,挑動陣營對抗,糾集盟友大搞軍事演習。這種做法進一步加劇半島緊張對立,與實現半島無核化和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的目標背道而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分析認為,此舉是三方強化軍事威懾、強化軍事勾連的一個重要步驟,單方面挑動地區緊張局勢,將加劇地區安全風險。
“三方在不斷升級軍事合作,可能會刺激地區緊張局勢輪番升級,破壞地區和平穩定。這也反映了美日韓合作的危險性。”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去年11月在聯合國安理會就朝鮮半島局勢舉行的會議上就曾明確表示,美方如果真心願同朝鮮“無條件對話”,真心希望打破當前的僵局,就應該避免動輒採取軍事演習、派遣戰略武器等施壓手段,“就應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重建雙方互信,吸引朝方一道把對話搞起來、談下去”。
美英澳拼湊軍事集團
美國還通過與英國、澳大利亞打造所謂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也就是“奧庫斯聯盟”,挑起陣營對抗,給亞太地區安全製造不穩定。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時任澳大利亞總理莫裏森以及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進行視頻會議,並宣佈建立名為“AUKUS”的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去年12月報道,美國國防部首席技術官員表示,五角大樓計劃最快將於2024年與英國和澳大利亞軍方進行聯合高超聲速武器試驗。
美英澳防長去年12月還宣佈,2024年,三國將舉行聯合海上無人機演習,旨在將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到各種軍事系統中,以提高反潛作戰能力。
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直言,美英澳打著維護亞太安全的幌子拼湊軍事集團,大張旗鼓搞小圈子,製造核擴散風險,鼓噪軍事對抗,刺激軍備競賽。
“我們希望美英澳三國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多做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持續推動北約將觸角伸向亞太
在美國的操縱下,日本今年與德國簽署了《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意在強化安保領域合作。
至此,日本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德國七國簽訂了該協定。
憑此協定,域外國家能與日本更便捷地組織聯合演練、建立常態化保障機制,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活動料將增多。
而此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連續兩年邀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個亞太國家領導人參與北約峰會,毫不掩飾其加緊推進向亞太擴張、打造所謂“亞太版北約”、試圖在亞太地區挑起陣營對抗的企圖,引發國際輿論廣泛擔憂和警惕。
當地時間2023年7月12日,立陶宛維爾紐斯,北約峰會期間,日韓澳新四國首腦舉行會談。
聯合國秘書長前高級顧問、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傑弗裏·薩克斯強烈抨擊美國推動北約將觸角伸向亞太是在“點燃戰火”。
“這是美國為維持霸權的瘋狂行為、一種軍事化的外交政策,沒有一點兒道理,因為他們唯一的操作方式就是發動戰爭。”
印尼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韋羅妮卡·莎拉斯瓦蒂表示,打造“亞太版北約”,不少亞太地區國家會面臨不得不選邊站隊的壓力,這必然導致地區安全局勢混亂。
日本岩波書店原社長岡本厚認為,北約是不會對東亞地區局勢起到積極作用的,俄烏衝突的發生就是北約從中作梗。正因為美國的影響力在逐漸變弱,所以北約要拉攏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國。“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
北約就是一部行走的“戰爭機器”,走到哪,就把動亂帶到哪。中國軍方今年1月也已敦促北約停止禍亂亞太的危險行徑。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撰稿丨劉允
編輯丨朱宛玲 姚燕俠 原丁
簽審丨閆明 劉軼瑤
監製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