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心相近 | 美國馬斯卡廷小鎮上的濃濃“年味”
2024-02-12 09:51:08來源:新華社編輯:韓玥

  農曆大年三十,美國艾奧瓦州小城馬斯卡廷一整天都沉浸在濃郁的中國“年味”和友好氛圍之中。從親切交流到熱鬧“春晚”,中美兩國新朋老友共同慶祝龍年新春。他們中,有同習近平主席有著數十載友誼的薩拉·蘭蒂女士,也有不久前應邀訪華交流的馬斯卡廷高中生,有以藝術會友的中國青少年,也有扶老攜幼觀看演出的當地民眾。

  “祝大家中國農曆新年快樂!”蘭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向中國朋友拜年。這位滿頭銀發的老人説,她很高興看到中國朋友把“年味”帶到馬斯卡廷,與美國民眾歡聚一堂。

心相近 | 美國馬斯卡廷小鎮上的濃濃“年味”

  2月9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人大附中藝術團在表演武術。

  當地時間9日上午,來自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藝術團在馬斯卡廷展開交流,感受著跨太平洋友誼的熱情。在馬斯卡廷高中禮堂,該校校樂隊用交響樂、爵士樂歡迎遠道而來的新朋友。中國學生走過時,當地學生揮手致意。在馬斯卡廷遠近聞名的“中美友誼屋”前,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面龐在那裏合影留念。

心相近 | 美國馬斯卡廷小鎮上的濃濃“年味”

  2月9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人大附中藝術團在“中美友誼屋”前合影。

  2023年是河北省與艾奧瓦州締結友好省州關係40週年。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趙建表示,過去40年來,雙方在經貿、人文等多個領域的友好交往與合作取得顯著成果,造福了兩地人民,為中美地方友好交往樹立了典範。

  密西西比河畔的小城馬斯卡廷不斷書寫著對華友好的故事。習近平曾于1985年和2012年兩次訪問艾奧瓦州,與蘭蒂等友人結下深厚友誼。2023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再度憶及同美國民眾首次面對面接觸的難忘經歷,並表示期待兩國人民“共同續寫新時代兩國人民友好的故事”。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還宣佈,中方未來5年願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

  蘭蒂當時就坐在台下聆聽演講。她此後致信習近平主席,希望馬斯卡廷高中也參與這一計劃。習近平主席復信表示歡迎。

心相近 | 美國馬斯卡廷小鎮上的濃濃“年味”

  2月9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美新朋老友歡度龍年新春。

  9日下午,在共慶春節的活動現場,馬斯卡廷高中校長瑞安·卡斯爾告訴記者,學校1月下旬已組織24名學生赴華交流,先後參觀訪問了北京、上海和河北省。他本人正在籌備4月帶領50名學生赴華交流。

心相近 | 美國馬斯卡廷小鎮上的濃濃“年味”

  2月9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美青少年展開交流。

  馬斯卡廷高中學生利奧·雷根尼特是1月參加赴華交流的學生之一。他告訴記者,自己去中國之前從未料想中國如此廣闊。“中國之行太棒了!”他説,“這是改變一生的旅行。”

  雷根尼特回憶,他們同包括人大附中在內的三所中國中學展開交流互動,與中國同齡人結成“搭檔”,興致勃勃地聊著彼此的生活,這是他中國之行中非常寶貴的經歷。“中國那麼大,我很想再去看看,探索更多地方。”

心相近 | 美國馬斯卡廷小鎮上的濃濃“年味”

  1月29日,馬斯卡廷學生在上海參加舞龍體驗活動。

  剛剛結束的赴華交流是學生西恩娜·斯通金唯一一次出國之旅。“我們去了很多好‘酷’的地方,感受到如此美麗的文化。”斯通金告訴記者,她本人最喜歡的活動是同中國青少年面對面交流,聽對方介紹自己的日常生活,聊一聊中國的新春習俗、尤其是中華美食。“我還學會了做中國結!”她興奮地説。

  斯通金對中國同齡人的勤奮印象尤為深刻。這次旅行後,她想花更多時間學習中文,甚至有了去中國上大學的念頭。“未來在於年輕人,年輕人需要體驗不同文化才能更好理解彼此,建立起終身友誼。”她説。

心相近 | 美國馬斯卡廷小鎮上的濃濃“年味”

  1月28日,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學生(左)為馬斯卡廷學生(右)介紹中國結。

  除夕之夜,容納600多人的馬斯卡廷高中禮堂座無虛席。優雅清新的民族舞蹈、金龍翻飛的中華武術、活力四射的健美操……人大附中藝術團帶來的“春晚”演出贏得陣陣掌聲,現場歡呼聲此起彼伏。台下觀眾不僅有馬斯卡廷高中師生,還有很多當地市民,不少人都是一家老少一起來觀看。

  演出結束,很多當地居民熱情地同中國青少年交流。高二的中國學生馬瑪玥告訴記者,有當地居民盛情邀請他們去家中做客,“他們好熱情!”

  這是高一學生丁星月第一次離開家過年,也是第一次來美國,內心不免緊張,但同老師、同學一起感受這裡的風土人情,同美國朋友熱情交流,讓她感受到與眾不同的“年味”。

  高二學生邱信光耀還同一名美國學生結成了好友。“他學習了五六年中文,我們能用中文流利交流。”他説,“這是一次非常珍貴的機會,我們會將這段友誼延續下去。”

  中國人常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期待中美青少年的雙向奔赴,在兩國人民之間架起更多相知相親的橋梁。

  總策劃:呂岩松

  策劃:倪四義 班瑋 徐興堂

  監製:馮俊揚 韓墨 楊士龍

  統籌:齊紫劍 閆珺岩 孫浩

  記者:徐靜 謝鍔

  編輯:孫浩 陳杉 韓梁 梁毅 徐超 黃興偉 陳與唐得 王豐豐 馬驍

  剪輯:沈浩洋

  攝影:徐靜 謝鍔 王翔

  視頻參與記者:陳傑 楊愷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