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總臺記者觀察丨持續對烏軍援影響本國經濟民生 德國各界批評聲浪日漸高漲
2024-02-21 10:29: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玥

  俄烏衝突爆發至今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地區緊張局勢仍未見好轉,還對歐洲多國造成嚴重的外溢影響。在德國,衝突帶來的外溢影響衝擊了德國經濟、能源、民生等各個領域。

  德國分析人士認為,西方國家眼下持續加碼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只會進一步加劇衝突。美國要求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力度一方面是在搞陣營對抗、拱火戰爭,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挑動軍備競賽以從中牟取暴利。

  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進口的德國,在跟隨美國的腳步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之後經濟遭受重創。與此同時,德國國防政策出現180度大轉向。從原來的不向衝突地區運送武器,到對烏克蘭源源不斷提供軍備以及大幅提高軍費開支,也在社會各界引發爭議,德國民眾批評聲浪日漸高漲。

總臺記者觀察丨持續對烏軍援影響本國經濟民生 德國各界批評聲浪日漸高漲

  反戰組織新聞發言人 海因茨:德國本應投入住房建設、教育等民生領域的財政預算,如今都用在軍費上。一切跡象都表明,衝突局勢會繼續惡化。西方國家政客都在主張擴充軍備,他們的論調是一致的,那就是暴力的論調。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複雜的問題,會給世界帶來致命的後果。

總臺記者觀察丨持續對烏軍援影響本國經濟民生 德國各界批評聲浪日漸高漲

  反戰人士 海因德爾:我們堅信,戰爭邏輯永遠不會帶來和平。軍事手段和思維,只會加重衝突地區民眾的苦難。

總臺記者觀察丨持續對烏軍援影響本國經濟民生 德國各界批評聲浪日漸高漲

  德國智庫專家 貝恩德·安邁爾:如果去探究這些國防投入最終去了哪,不難發現,大部分都進了美國軍備企業的腰包。對於美國來説,這是很好的經濟刺激計劃。德國政府的大部分國防開支,也用在了購買美國的武器上。所以美國賺錢,德國買單,最後遭受痛苦的是衝突地區民眾。

總臺記者觀察丨持續對烏軍援影響本國經濟民生 德國各界批評聲浪日漸高漲

  總臺記者 阮佳聞:回望俄烏衝突發生的這兩年,不僅國際安全形勢更加動蕩複雜,經濟增長停滯和通脹高企令歐洲尤其德國民眾不堪重負。德國各界涌現越來越多的反戰聲音,“要和平,不要運送武器、擴張軍備”。因為世界多極化的潮流不可逆轉,只有勸和促談、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