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呂倩媛):4月20日下午,“文化中國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位於蘇州市32號街坊的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完成保護性修繕的百年按察使署舊址內正在舉辦“匠海拾遺——沉浸式名城非遺文化體驗展”,將傳統非遺文化巧妙融入古建老宅,以全新的面貌向民眾開放。展覽通過數字化多媒體互動、非遺作品展陳、非遺技藝展示、非遺手工體驗等形式,打造了一個活態的非遺沉浸式體驗空間。
非遺手工體驗(攝影 呂倩媛)
數字展廳內,數字皮影戲、崑曲AI(人工智能)換臉、數字琴棋書畫……當傳統文化插上“數字翅膀”,硬科技讓軟文化活了起來。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綴節,工作人員向前來參觀的市民和遊客展示了數字皮影戲的互動體驗過程,片刻間,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就製作完成了。
據展覽場地負責人戚大方介紹,這裡曾是官衙,因此展出內容圍繞中國古代傳統官制設計。根據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職能,設計手工、解謎、遊戲等體驗形式,比如在戶部設置了鉸、稱銀錢,在兵部設置了射箭,在刑部設置了破謎棋局等。戚大方表示,這場非遺體驗展很適合研學活動,孩子們能夠直觀地從中學習歷史知識、感受文化魅力。
戶部體驗內容——用桿稱稱碎銀(攝影 呂倩媛)
刑部體驗內容——破謎棋局(攝影 呂倩媛)